放大圖片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及台北故宮教育展資處處長朱惠良等兩岸故宮專家赴樂山安谷考察。資料圖片
上世紀30年代,為避開日軍的侵略戰火,故宮文物悉數打包,踏上漫漫的南遷路途。近兩萬箱、60多萬件文物運至大後方直至抗戰結束,一直得到當地百姓的愛護;特別是在四川樂山,鄉民騰出的六所宗祠作為「戰時故宮」,箱箱「國寶」在八年抗戰歲月中得到安然庇護,在世界文物保護史及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勇 成都報道
自2009年2月,兩岸故宮達成9項合作共識,雙方即積極拓展多項合作。不僅有去年10月合辦之「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11月合辦之「兩岸故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得以成功舉辦,而且還在今年6月間為紀念故宮博物院成立85周年,完成了「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考察活動,重溫了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故宮文物南遷史,令國人為之動容、令寰宇為之欽歎,值得兩岸文物工作者共同追憶。」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向本報表示: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所見所聞是那麼可親可敬,完全能夠體會到當年故宮文物工作者在遷運路途中的艱辛,那種庇護國寶的精神得以代代相傳,更為可貴。
迴避中原戰火 文物存樂山
故宮文物(含「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古物陳列所等文物)於1933年正式火線南遷,由一隊一隊的木板車推出「紫禁城」。此前,有識之士鑑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的慘痛教訓,力主在日寇侵入後將故宮文物悉數南遷。國民政府亦一力支持,終使得故宮19,000多箱、60多萬件文物開始了一段充滿驚險的漫漫遷途。
1937年盧溝橋事變、戰局全面鋪開後,四川樂山成為戰時大後方,故宮中路與北路遷運的核心文物合計16,618箱,經兩年時間由南京朝天宮再度輾轉遷運抵達這座有著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當時,樂山安谷鄉的數百農民,認真負責地參加了木船溯大渡河的拉縴和文物上岸後的起卸入庫。
分散安置為急 祠廟肩負重任
樂山雖說是大後方,亦頻遭日機轟炸,分散存放故宮文物乃是當務之急。在當地民眾的支援下,遷運至樂山的近兩萬箱故宮文物分儲於安谷鄉宋氏、易氏、陳氏、梁氏、朱劉潘三氏宗祠和一座古佛寺內;另有一部分故宮文物還分儲於峨眉山大佛禪院等地。故宮人和樂山百姓同甘共苦、精誠合作,終能保護國寶避過戰火侵擾。於是,這些土祠、土廟被人們看作「戰時故宮」。
抗戰勝利後,由於故宮文物存放樂山鄉野安然無恙,國民政府於1946年向為故宮文物無私提供宗祠的樂山鄉民頒發「功侔魯壁」楷書大字牌匾。此牌匾由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親題,其意為:功績可堪比收藏孔子典籍的牆壁,為保護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作出了歷史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