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瑰寶本是同源 兩岸合追舊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兩岸故宮開啟合作之路,圖為鄭欣淼、周功鑫二位院長。資料圖片

 「在戰火紛飛之中,數萬箱故宮珍貴文物長途遷運,一直到抗戰勝利無傷無損,在世界文物保護歷史及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絕無僅有的光輝篇章。」

 兩岸故宮人於今年6月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此行乃70餘年來兩岸文博界專家首度大規模重返故宮文物遷徙路線及現場。台北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處長朱惠良在重走末站峨眉山市時表示:「這次考察讓我重新認識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

 「一路上聽到很多以前沒有聽說的故宮文物南遷故事,我們一一記錄下來,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是不可複製。」朱惠良並認為:文物不是鎖在箱子裡當寶貝,所有的文物都應該公諸於世,「只要客觀條件成熟,台北故宮的文物可來大陸向民眾展覽。」

 「文化與文脈、文物、文本是息息相關的,漠視文脈、輕視文物、忽視文本,怎麼可能延續文化?」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強調,重走文物南遷路,兩岸故宮人將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保護、展示和傳播故宮文化,讓優秀的中華文化的藝術價值傳播到全世界。

 至於在樂山安谷鄉的考察體驗,兩岸的文博專家們均認為:樂山民間自發收集文物南遷史料令人感動,那些記載文物南遷的史料,並不比文物本身的價值低;只有根植在民間的文化,才最有價值。

 「當然,樂山黨政部門為弘揚這段歷史作出了許多努力」,兩岸文博專家對樂山方面成立故宮文物南遷研究會、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系統的學術研討等一致表示讚賞:實際上,樂山人對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的認識上,素質要相對高得多。這就是歷史的價值與意義之所在,應該更加廣泛、更為深入地傳承下去。

相關新聞
戰火中國寶南遷 萬箱文物無缺 (2010-10-24) (圖)
罕見文物「長征」 鄉民建館紀念 (2010-10-24) (圖)
瑰寶本是同源 兩岸合追舊史 (2010-10-24) (圖)
抵抗外敵侵略 維護文化血脈 (2010-10-24) (圖)
七年故宮成學 研究漸顯成熟 (2010-10-24)
過橋米線 調盡百般味 一碗盛乾坤 (2010-10-17) (圖)
製作考究 吃法講究 (2010-10-17) (圖)
多族文化共融 成就今日佳餚 (2010-10-17) (圖)
米線至尊:菊花過橋 (2010-10-17) (圖)
纖纖米線繞全球 米線文化連中外 (2010-10-17) (圖)
柔韌不斷 2500米米線破紀錄 (2010-10-17) (圖)
中華老字號 走向沒落? (2010-10-10) (圖)
老字號出路:個性化產品+貼心服務 (2010-10-10) (圖)
科技日漸發達 湖筆陷傳承困境 (2010-10-10) (圖)
記者手記:浙江「老字號」尋突圍路 (2010-10-10) (圖)
話你知:中華老字號 (2010-10-10)
澄江動物化 大量流失海外 (2010-10-03) (圖)
化石黑市買賣 驚險如毒品交易 (2010-10-03) (圖)
帽天山申遺臻關鍵期 (2010-10-03) (圖)
化石流失之謎 至今未解 (2010-10-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