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英年強調,將關愛基金指為「贖罪基金」的說法流於意氣,並不公允。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與商界攜手籌組百億關愛基金,扶助現行社會福利政策無法照顧的「漏網之魚」,卻有部分人質疑基金只是為了替商界「洗底」。基金委員會主席、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強調,有人將基金與所謂「仇富、仇商」掛鉤,並以「施捨」、「贖罪券」等形容,是流於意氣、不公允的說法,又強調基金並不是「左袋落右袋」的一個零和遊戲。當局在向商界募捐的時候,會呼籲他們用「新錢」捐獻給基金,不要影響他們對其他社福機構的捐助。
黃國健促盡快公布具體細節
在立法會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中,民主黨的黃成智聲言,關愛基金的設立,只是政府幫助商界「洗脫剝削形象的工具」,並非有心去處理貧窮問題。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則質疑,關愛基金僅能「濟貧」,不能「扶貧」,稱香港目前有10多萬在職貧窮家庭未能申請綜援,設立關愛基金並不能真正幫助這批人脫貧,故要求政府增加持續進修的資源,加強對成年人的培訓。
工聯會的黃國健歡迎政府設立關愛基金,認為可為在法定福利下未能受惠者提供協助,但希望政府可盡快公布具體的基金運作細節。
唐英年在回應時強調,絕不苟同部分人將基金與「仇商、仇富」的言論掛鉤,或將基金形容為所謂「施捨」、「贖罪券」等流於意氣的說法,指有關說法對於捐款的企業和人士有欠公允,忽視了無數企業和商界人士多年來對扶助弱勢社群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對立仇視無助社會健康發展
他說,目前社會上產生「仇商、仇富」的言論,有一定的背景和成因,但他相信,市民普遍並非仇視商界,而只是不認同某些營商的手法。這些矛盾其實應通過社會討論、輿論壓力、業界自律,或由政府規管,形成並且不斷完善一套各方面普遍接受和認同的商業行為守則,才是正途。「對立、仇視絕對無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唐英年重申了關愛基金運作模式的6點原則(見上表),又指特區政府正加緊工作,籌募捐款,聽取各有關團體和人士的意見,籌組基金委員會,及研究制訂基金的運作安排,與社福界攜手合作,充分借助社福界朋友的專業、經驗、網絡,使基金惠及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期間,當局會向公眾交代工作進展,力求盡快啟動基金,雪中送炭,並通過累積的經驗和實效分析,協助政府改良現行的保障制度,「換言之,基金是補充,不是(社會福利的)長期替代品」。
曾德成盼外界勿從負面猜度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日亦指,任何熱心助人的行為、任何對公益事業的投入都是值得肯定的;扶助有需要的人士,總是一件好事。基金的設立,是為了鼓勵發揮關愛助人的精神,貫徹繁榮共享、同舟共濟的理念,外界不應從負面去猜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