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越山 北京報道)中國解放軍不斷推進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新型保障體系,實施保障社會化10年來,保障範圍已從後勤領域擴展到軍事、政治、裝備等各個方面,正在向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型保障體系推進。
解放軍實施保障社會10年來,保障範圍已從非作戰部隊擴大到駐大中城市的作戰部隊,從軍以上機關延伸到邊遠連隊,並已擴展到軍事、政治、裝備等各個方面。據全軍保障社會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總後司令部副參謀長王義華介紹,目前包括軍營中的郵局、超市、銀行以及其他許多服務,基本上實現了社會承包商進入,為軍隊提供了方便、快捷和優質的服務。而在另一方面,也使更多軍長、師長從大量的辦社會、辦後勤負擔中解放出來,以集中精力抓訓練、謀打贏。
減軍隊負擔 走精兵之路
據悉,從2000年開始,全軍1,300多個小遠散單位還開始實行油料保障貨幣化,或依托地方石油公司代儲代加,既節約了成本,也提高了保障效率。而常年駐守在高山上的成空一支雷達站亦成為解放軍最先推行商業醫療保險的單位之一,官兵就醫再也不用走很遠的路趕往部隊醫院就治,而是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隨時就醫,藥費直接到保險公司報銷,極大地解決了官兵在醫療方面以及費用上的後顧之憂。
王義華表示,軍隊保障社會化不只是撤銷幾個營區的維修隊,減少幾個軍人服務社,壓縮幾個部隊幼兒園,重要的是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了國家經濟、社會、教育和文化等各個領域之中,從而減輕了軍隊的負擔,切實履行軍隊職能,走精兵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