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城大和中大的研究發現,互助小組能助青年改善行為、情緒問題。張宙橋(左二)和倪錫欽(中)是負責研究的教授。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德正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德正)青少年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香港城市大學和中文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互助小組有效改善上述問題。專家和曾參與小組者均指小組容易讓背景相近的朋輩建立互助互惠關係,組員能互相提供意見,促使彼此自省和改進,大大延伸社工有限的功能。研究結果於去年獲國際權威學術期刊《Adolescence》刊登,亦即將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Youth》中發表。
互助小組始自8、90年代,由社工招募問題相近的人成立小組,彼此互助達到輔導、解難,但多數為成年人所設。現今社會青少年問題叢生,為了解這類小組對青年的成效,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張宙橋和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倪錫欽於08年起合作,訪問全港60個互助小組、共433名12至24歲的青年,發現互助小組能有效改善他們的行為、情緒問題。
張宙橋表示,參加小組的青年能透過互相幫助,增加自信,小組內的社工則可提供專業意見和看法。倪錫欽稱,有參與社工向他反映,小組建立的規矩具約束力,例如組員是吸毒者,他們可能為完成共同目標而戒毒;而即使每組問題各異,互助小組亦能有效減輕問題。
傾訴分享 解心結重回社會
曾參與互助小組、24歲的朱培鳴說,曾因高考成績不濟、找不到工作,自困在家1年。參與互助小組後,透過互相傾訴,他已解開心結重回社會,更成功在面試中擊敗大學生取得工作,「我很害怕跟社工傾訴,甚至會敷衍他們,但跟組員可以更深入傾談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