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西廂記》主題之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崔鶯鶯月下會張生 網上圖片

賀越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西廂記》曾經走紅了一陣子,上海有說書,杭州唱越劇,南昌演贛劇……那是思想開始解放,衝破文化專制不久,這部作品得以不同的藝術樣式廣為傳播,迄今回想還有點訝異,好像不僅僅是為了保留優秀的傳統劇目那麼簡單。及至稍後,讀到一位老作家闡發「反封建離不開舊戲」的雜文,才恍有所悟。當然,該文是泛指,並非以《西廂記》為例,也無一語涉及這部被金聖歎稱之為「第六才子書」的名著。

 然而,要說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則不能不提到她的前身《鶯鶯傳》,因為「新雜劇」正是由「舊傳奇」脫胎而出,有著不可忽略亦難以抹去的血緣關係。《鶯鶯傳》是一千年前唐人元稹撰作的傳奇小說,與以後的《西廂記》全然不同,女主人公崔鶯鶯並非相國之女,出面「賴婚」的也不是老夫人,而恰恰是鶯鶯芳心已許的張生。故事的情節是,自普救寺一見鍾情,張崔便相互愛慕,私訂終身,可是好景不長,才幾天工夫,張生就欲拋棄鶯鶯。何故?三千餘字的小說交代不甚清楚,只道張生「以文調及期」,要離開了。經宋代王性之考訂,那張生正是作者本人,當年元稹就是赴京趕考的一員。「學而優則仕」,等他制科得中,當上秘書省校書郎後,自然看不上門戶低微的鶯鶯了。據說,元稹後來與尚書僕射的千金韋叢成婚,可憐的鶯鶯,這時只能「沒身永恨,含歎無言」!

 從小說中看,崔鶯鶯算是個冰雪聰敏的女子。她在張生西去長安行期臨近之時,有過「投琴,泣下流連」的舉動,已經預感到心上人一旦科舉進身而飛黃騰達,會將她拋諸腦後,而女性在封建社會受壓迫、受損害的地位,又使她只能自歎用錯了情,說出「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且「愚不敢恨」這番話。鶯鶯沒有也不可能起來控訴和痛斥男人的薄情,相反,張生卻在那裡推卸責任,說「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為了一己的功名前程,不惜拋棄了真心相愛之人,還罵她是惑人的「妖孽」,夠得上卑劣、無恥了!不消說,讀過《鶯鶯傳》的人,定會切齒痛恨無情無義的負心郎張生,而對鶯鶯的遇人不淑深表同情。

 但是,《鶯鶯傳》的這個悲劇結局並未流傳後世,中間經過趙德麟的鼓子詞《鶯鶯傳》、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等二度、三度再創作,到王實甫據以完成雜劇《西廂記》,徹底演變為張生和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後人大多認同並讚賞這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認為是在故事的長期輾轉流傳中改定的,反映了人民希冀這對男女青年反抗封建禮教、追求愛情自由並取得勝利的願望。但也有對此持異議者,如老詩人何其芳曾指出這樣的結局是虛偽的。這一看法頗深刻,也很值得思索。

 需要留心的是,從《鶯鶯傳》到《西廂記》的主題拔高的同時,人物的身份、地位也有改動,最主要的是鶯鶯變成了堂堂的相國小姐。如此一來,於張生而言應該是高攀,也抽去了他「一闊臉就變」而拋棄鶯鶯的邏輯基礎,最後走向大團圓的結局自是順理成章。反過來,以世俗的眼光看,如果鶯鶯還是平民之女,張生京城及第,棄她而去的理由豈不是很充足麼?所以,這一改動,情理上看似天衣無縫,實質上已包含虛偽的成分在內。對於《西廂記》來說,贏得「反封建」的主題固然高妙,但追溯其本事,高妙之處也不無邏輯上難以自圓其說的痕跡。

 退一步想,如果古典文學作品像《鶯鶯傳》那般無關反封建的宏旨大義,是否就一定沒有教育作用呢?也不見得。即使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像張生那樣因為自己的身份一變或是財產陡增,就把往日情份一筆勾銷,視信誓旦旦如兒戲的行為,仍不免為千夫所指,甚至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儘管「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明珠眼中刺」的現象,現在內地也見慣不驚,但在道德上被視為品行不良,與人們公認和稱頌的那些愛情佳話格格不入,也是可以確定的。這樣來看,《鶯鶯傳》的意義應該還沒有完全過時。

 近年有人研究現、當代文學史發現,有幾部紅色經典作品的主題經歷了數度變化,說是精益求精也好,千錘百煉也好,總之到後來,出於某種政治需要和領導意圖,主題都被「拔高」到與最初創作時「風馬牛不相及」了。倘若這也算一種文學現象的話,那真可說是「古已有之」。查考從古到今的文學史,類似《鶯鶯傳》和《西廂記》這種有著血緣關係的作品流變,尤其是主題演變乃至「拔高」,恐怕絕非僅僅一二例。假如有學者能夠潛心爬梳,深入研究,或可從這個角度窺見文學創作中某種遠源流長的「國民性」,當是一項極有價值的工作。

相關新聞
耿樂 我從來都不是憤青 (圖)
秦海璐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圖)
啟事:
微語錄
歷史與空間:《西廂記》主題之議 (圖)
古今講台:統一或分王的爭論
豆棚閒話:點頭與猛踩
古典瞬間:區別在於觀念 (圖)
生活點滴:意外驚喜
百家廊:衡陽雁去南嶽飛(下) (圖)
翠袖乾坤:劉華學友遭陰人放毒
天言知玄:新聞解毒
琴台客聚: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生活語絲:武漢國際雜技節
隨想國:作 家
路地觀察:淺談《東風破》的手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