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淺談《東風破》的手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東風破》劇照。 網上圖片

湯禎兆

 這是一個我不太認同的手法。

 電影由東華三院資助拍攝,是為慶祝東華140周年。但手法更像一齣唯美電影,「美」得可以偽岩井俊二風格來形容。與其說是東華以電影慶祝周年紀念,不如說導演們利用東華來滿足他們一己私心。除了義莊的場景、東華的護士證書、斷斷續續的中藥店景和點點滴滴的濟世瑣事——關於這段香港歷史的,似乎全都缺席。香港的宏觀歷史,東華的微觀論述,全都不見了,最後只剩淺薄的劇本、表面化的香港故事,連電視劇也不如。

 拍「官方」片當然不一定要用歌功頌德的手法,但以完全脫離,甚至挪用的「刻奇」(Kitsch)手法,實在是廉價的製造。何況東華三院所盛載的歷史,有如一個香港的歷史寶庫,不是單單那幾具捐款人的棺木,又或是百子櫃的背景,就能草草表達。

 官恩娜在戲裡看到舊報紙刊登貨船運輸馬鈴薯和中國民工的屍首回來,「怎麼寫到他們不似人的」。這正好說中我對電影的觀感,那些真正在香港歷史中死去的民工、東華三院所救過的人——那些背後一切豐富的可能性,全淪為「兩個」官恩娜的襯托。古代那位(並蒂)與其說是濟世為懷,不如說是為向男友抗議,口口聲聲著緊傳統精神,卻又可以丟下爺爺的棺材在義莊無人拜祭數十年;現代那位(Merry)只以獵奇的心態看待歷史,說是幫助義莊的老人,不如說是借他來追男仔。

 電影副題是「離開,是為了回來」,其實是更貼切形容了這兩位女人的心態——離開也是手段,都是要她們心儀的人痛苦萬分,再乖乖回到她們的身邊。

聽說是因為兩位導演在寫劇本時常常聽Ketchup的作品,故最後選擇把這些作品都加入電影……。除了與導演有關,真的不知Ketchup如何跟東華三院扯上關聯。這樣的手法讓我想起《歲月神偷》,導演把與自己成長有關的歌曲音樂強加到電影,旨在說明自己的音樂品味,但《歲》還能勉強以時代的原因混過去,而《東》的挪用則毫無連繫可言。我身邊的樂迷在看電影時起初驚見Ketchup音樂飄揚,但到第三次被播出時,已感到極不耐煩,大概也感受到電影騎劫了歌曲的實感。沒錯,電影不單騎劫了Ketchup,也騎劫了東華。

相關新聞
耿樂 我從來都不是憤青 (圖)
秦海璐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圖)
啟事:
微語錄
歷史與空間:《西廂記》主題之議 (圖)
古今講台:統一或分王的爭論
豆棚閒話:點頭與猛踩
古典瞬間:區別在於觀念 (圖)
生活點滴:意外驚喜
百家廊:衡陽雁去南嶽飛(下) (圖)
翠袖乾坤:劉華學友遭陰人放毒
天言知玄:新聞解毒
琴台客聚: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生活語絲:武漢國際雜技節
隨想國:作 家
路地觀察:淺談《東風破》的手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