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從前,希特勒為甚麼一度令德國人神魂顛倒呢?
社會學學者把歷史上的成功領袖歸納出三種主要特質:賢能、具法理地位及魅力過人。而希特勒,基本上上述三種特質皆有。而當中最「濃味」的便是個人魅力,造就他成為「魅力型領袖」(charismatic leader)。
魅力型領袖,不一定很俊美。當然,按歷史照片和片段看,希特勒樣子也生得不太差。只是他最強勁的,就是面對公眾的動人演說能力。人之所以能成為領袖,主要是有能力聚焦支持者,建立一個高舉自己的群體。在人類政治生態歷史中,群眾支持不一定因領袖能給予利益,只是他天生散發懾人魅力。就像今天很多歌手不會唱歌,但總是能吸引粉絲。魅力型領袖說的話,不一定很有道理,只是說得分外動聽。縱使沒有內容,但又能令人聽得如痴如醉。
一戰後,希特勒曾在慕尼黑大學對被遣返戰俘進行演說。他的演說才能,令教授和戰俘們留下深刻印象,首次顯露其能力。其後,他頻頻旁聽德國工人黨會議,經常借機發言,令政界人士耳目一新。希特勒清楚知道,他的「食糊」要領就是演說,其後便不斷主辦演說會,某次在慕尼黑啤酒館「登台」,便宣佈要成立新政府。一大班腦海夾雜酒精和「希氏言論」的支持者,接著集體示威遊行,展開奪權行動。
後世有學者形容,希特勒天生有「魔鬼」的口才。他的兩片嘴唇,掀起了整個德意志民族的狂熱。他的演說、辯論、統軍、領導和外交「口技」,縱使內容具煽動、欺騙、摧毀性,也引來一大班粉絲支持。但其實,只要有道德、有愛心的人,也不會支持他。究竟是他魅力過人,還是支持者心懷邪惡意念?
縱使他口中有不爛之舌,奈何最終仍未能抵擋同盟國的戰機和坦克。究竟,是它們裝了隔音裝置?還是聽不懂德語? 文:呂瑋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