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通識」通在哪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6]     我要評論

潘國森

 香港的大學學制即將三改四,中學多了一門新的「通識教育科」(Liberal Studies),成為中、英、數以外,本地中學生考大學必須過關的第四科。如此這般的入學條件,要求之嚴苛,舉世所無。英國大學三年制沒有類似的學科,中國內地、台灣、美國等行大學四年制的地方也沒有。

 香港好幾家大學都有負責「通識教育」部門,他們叫「General Education」,有什麼分別?可大得很!「General」是一般、普通、非專業,「general knowledge」就是「常識」。這是個很中性的概念。「Liberal」是自由、開明、不守舊,明顯在「自由與保守」的爭議中「站了隊」。雖然兩個程度的「通識教育」的綱目細則大同小異,但是取態上會不會有嚴重分歧?良性的「liberal」是開明、理性,但惡性的「liberal」即可能演變成為放縱。正如惡性的保守(conservative)才是頑固、守舊,良性的保守可以是穩重和珍愛傳統。不能一刀切以為liberal一定勝過conservative。

 那麼香港中學的「LS」跟大學的「GE」中文名同,英文名異,是否「如有歧異,以英文本為準」?重英輕中,正是香港過去繼承殖民時代意識,到今天回歸十多年後仍未擺脫的意識。我要問中學的「通識」真可跟大學的「通識」銜接嗎?人家的中學生不必特別考一科「通識」,這是因為我們的青少年比中國內地、台灣、美、英的同齡學生優勝,還是落後?

 香港教育當局創辦了「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官員曾經強調跟「姓名相近」、在美國流行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並不是同一回事。嶺南大學引進這個新的教育理念時,創校校長陳坤耀教授給起了個好聽的中文名字,叫「博雅教育」。那又是什麼一回事?在美國,是大學本科課程,學生要修讀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數學,對於在中學的文、理、社等科再深造。香港的中學通識教育,其實也溢不出傳統文、理、社三大範疇的結合。只不過人家讀四年大學,香港則是三年高中的其中一科,野心如此大,必然眼高手低、支離破碎。

 有人認為「Liberal Arts Education」應該改稱為「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Education」才可以全面反映事實,這一點陳坤耀教授應該會很有感觸,因為他曾經抱怨教資會不肯撥款給嶺南大學開辦理學院。這也難怪,你說你們辦「Arts Education」,不是「文科」、「文藝科」嗎?開理學院幹啥事?

 現時香港新高中通識教育亦有輕視理科的趨向,這該不是如教資會般不理解陳教授,而是怕萬一引入了理科的常識,文科生會騷動抗議。

 「通識」通在哪裡?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世界建築奇葩:橋上書屋 (2010-12-06)
翠袖乾坤:天使齊飛加爾各答 (2010-12-06)
跳出框框:小師妹 (2010-12-06)
琴台客聚:「通識」通在哪裡? (2010-12-06)
生活語絲:病房記事 (2010-12-06)
思旋天地:申辦亞運 (2010-12-06)
網人網事:不以頭像論英雄 (2010-12-06)
百家廊:足助香嵐溪遊記 (2010-12-03)
翠袖乾坤:酒徒 (2010-12-03)
琴台客聚:縫紉機和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 (2010-12-03)
娛視觀:「徐老怪」回來了 (2010-12-03)
杜亦有道:白樂天 (2010-12-03)
一網打盡:家在哪裡? (2010-12-03)
記憶後書:香港最早期照片展 (2010-12-03)
百家廊:國務院宿舍的童年夥伴(上) (2010-12-01) (圖)
翠袖乾坤:李治廷演活李小龍 (2010-12-01)
天言知玄:死前的七大心願 (2010-12-01)
琴台客聚:白舒榮的《回眸》 (2010-12-01)
杜亦有道:歲月懷思 (2010-12-01)
隨想國:拍 照 (2010-12-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