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應邀出席母校新聞系主辦的新生指導營,與師弟妹分享從事新聞行業的苦與樂。台下的初生之犢,眼神茫然,希望得到鼓勵。
當然是樂多於苦。例如虛榮感:坐地鐵,看到身邊乘客細讀自己的文章。充實感:緊跟時代脈搏,鞭策自己進步。「來生也當記者。」內容老套,說得口沫橫飛。突然一位面貌娟秀的女同學發問:初出道薪酬若干?晉升機會如何?轉任電視台新聞主播容易嗎?
一時語塞。
顯然有代溝。沒關係,做人現實和有上進心,不是壞事。我情願小師妹關心薪酬,總好過將來氣勢凌人,像中央電視台的記者芮成鋼那樣狂妄沒禮貌,強行「代表亞洲」、「代表韓國」,與奧巴馬爭奪話語權。
芮成鋼爭個「你死我活」,卻問了奧巴馬一個「無厘頭」問題。不知道芮成鋼如何「解讀」奧巴馬說「你的英語比我的中文好。」我的「解讀」是:奧巴馬的中文自然屬九流,而芮成鋼的英文在他眼中,算是三流吧?何必爭著出醜?
言歸小師妹。新生指導營結束後,她態度「認真」地約我翌日快餐店會晤,繼續了解行情,免得選錯科目入錯行。
佩服她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年輕時就是缺乏這種勇氣。於是在快餐店等了半個鐘頭,不見芳蹤,手提電話沒人接聽;再等半個鐘,情況一樣。決定放棄走人。
何必認真呢?她看似「認真」,我只是誤信她上了當。
小師妹失約那天的新聞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大演講時,有學生問他:「作為英國領導人,您從中國模式中學到什麼?」網民批評學生傲慢沒禮貌,「相當於對家裡的客人說,你從我家的金碧輝煌中能學到點什麼?」
看到這段新聞,饒恕了小師妹。她尚算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