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葉子研究 I(細部)一組38件,各14厘米×19厘米,水、葉子、紙本,2010。(下圖)看著一堵牆 水、葉子、長凳、榕樹樹幹、淘泥、飛蛾及白膠漿,2米×4米,2010。
藝術家黎慧儀在嶺南大學駐校期間,完成了一些對環境的實驗藝術,更加找來了一些在校區內的人士參與,做了一個相當和平的展覽。展覽的色彩偏向綠和咖啡色,原因是用了大自然的物料──葉子。雖然葉子本身的色彩很豐富,由淺綠、紅到咖啡色都有,但如果放在數碼世界的人工色彩內,一定是比不上了。黎慧儀把葉子磨成粉狀,用水調和,成為顏料,畫在小紙張上,造出立方圖像,佈滿半個展場;另外的一半場地,是與校區內的人士共同砌出來像昔日「紙皮石」般做法的壁畫;再加上一棵小樹和供休息的木椅,整個場地的感覺,就像是在大自然內憩息一樣。
展覽平實,是相當直接的表達方式,且著重過程的表露,也就是說創作的技巧是公開的,觀者可以自由參閱而創作。展覽以英文解說為主,可能是與大學的背景有關。以展覽的名字而言,相信創作者是先思考英文的題目,後配以中文。英文名較詩情畫意,是一感嘆詞;中文題目則較有結論性,對大自然的命運貿然作出了批判。雖然兩個題目並沒有移動展覽的內容,使之偏離原意,但也道出不同語言的偏差情況。筆者不是說藝術家的語文問題,而是重申英文作為當代藝術的重要語言,其對本土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例如,不同的語文,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作支撐,而引致對相同的問題有根本性的不同想法,而這情況在本土而言,很多時是不自覺的。以黎慧儀的展覽為例,不禁好奇地問,哪種語言的想法會較貼近創作者的心思?在香港這個不中不英的地域,語言的問題,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題目。其實,用翻譯的方法是會準確一點,只不過很多時藝術家都自然地以兩種語言去思考。換句私人話說,筆者則會選擇英文的直譯本「留下來的顏色」,使想像的空間更大,特別是「誰/甚麼」留下了這些顏色。面對今天的社會,實在更加想知道從前的人和事,讓生活更有實質感。
黎慧儀可以稱為環境藝術家。這是一個很新的創作方向。簡單地說,也就是關注環境的問題。一般的創作會直接提及如何保護環境、或道出在環境中種種被破壞的事情。黎慧儀卻採用了較為溫婉的方法,由實驗的概念開始,不作太多的評核,而且開放題目,與公眾共同探討,這也是貫徹「愛護」的創作目的。不把關注的題目作手段去獲取回響,而是追求實質的內容,也是當代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藝術社會責任問題。創作者要回應當代的議題,同時也要接受從這些議題所提出的挑戰,去重新思考其創作的方法。
當然,黎慧儀並不是全由環境出發,她是次的創作經驗,部分也是從昔日的生活體驗走出來,例如小時被狗咬的時候,婆婆找來了葉子,把它壓碎成粉,敷治傷口,黎慧儀則把它用作顏料;以「紙皮石」的做法,去懷緬舊日香港家庭愛用的裝飾圖案。「環境」加「道地」去發展作為一個香港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創作元素能激起多少本土人士的關注?
註:黎慧儀的展覽於2010年12月1日至8日在嶺南大學展出。 ■文:鄧凝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