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次大戰後推行幼童全面接種疫苗計劃,但因重複使用針筒,導致43萬國民感染乙型肝炎。日本政府早前答允向感染者賠償後,受害人前日終於同意接納法庭提出的和解方案,結束這宗長達數十年的爭議。然而,日本政府為此估計需賠償3.2萬億日圓(約3,019億港元)。
因接種疫苗導致感染乙型肝炎的患者,在日本全國估計多達43萬人,成為日本歷來最大宗的醫療事故。在本月較早前,札幌地方法院建議政府向因重複使用針筒患上乙型肝炎的人,每人賠償1,250萬-3,600萬日圓(約118萬-340萬港元),賠償額視乎各人健康狀況而定。此外,政府也需向乙肝帶菌者但沒顯示出病徵的人,每人賠償50萬日圓(約4.7萬港元)。
受害人促汲取教訓
日本政府早前已表示願意接納法庭的建議,並正考慮制訂一項特定法例,用於作出賠償。原告人前日在東京開會後發表聲明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我們決定接受這建議,以盡快結束這爭議。」其中一名受害人表示,法院的建議不足以拯救所有人,「我們要求政府從事件中汲取教訓,全力盡快解決問題」。
漫長訴訟長逾10年
1989年,北海道5名乙肝病毒感染者以政府不及時禁止重複使用針筒、疏於管理為由,提出民事訴訟。在經過長達10多年艱辛而漫長的訴訟後,日本最高法院於2006年作出終審判決,認定5名原告是因接種疫苗感染乙肝。
在判決生效後,厚生勞動省表示將制定相關救濟政策,其後卻改變態度,聲稱不準備全面救助因注射疫苗而感染乙肝的患者。這導致630名受害者先後組成原告團,從2008年3月起向全國10個地方法院提出訴訟,當中札幌原告團由62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遺屬組成。札幌地方法院去年5月裁定原告勝訴,日本政府終表態願意接受法院調解。 ■綜合外電消息/《日本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