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井水不犯河水 要視乎如何表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4]     我要評論

吳歷山

 在眾多有關「井水不犯河水」的評論中,大家似乎忽略了王光亞先生提到的「要看如何表述」這幾個字,這是衡量是否遵守「井水不犯河水」的重要標準。事實上,自從九七回歸以來,內地與港澳之間發生過一連串問題和事件,社會上出現不同形式的表達方式,大家不妨認真檢討一下,究竟哪些是違反了「一國兩制」、「司法獨立」、「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了。

 新上任不久的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北京會見香港教師後接受香港記者採訪時,針對趙連海案件的講話,在香港引起廣泛的關注,這也是意料中事。一來趙案經過幾個月的炒作,已然掀起了軒然大波,但在關鍵時刻又喜劇性地突然平靜收場,令好些人大感疑惑;二來這是上任僅兩個多月的內地高官一反前任的低調作風,首次面對境外記者回答敏感問題,自然引來香港社會和各大報章紛紛評論解讀。有的說王光亞是專指港區人大代表聯署一事,認為王光亞是在勸戒甚至警告;也有的認為北京是企圖遏制港人對中央施政的各種批評;更有甚者將「井水不犯河水」攪渾,說內地不接受犯顏直諫,當出現不利內地言論時,香港被視為境外的一部分。上述評論顯然沒有事實根據。

不應該干預內地司法

 從電視新聞鏡頭所見,王光亞30多年的外交經驗沒有白搭,他氣定神閒,短短一席話已一針見血地闡述了「內地司法獨立」、「一國兩制」、「井水不犯河水」是處理港澳與內地問題的基本原則。一直陪伴在側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翻看影帶後一再聲明,王光亞有關言論,不是針對趙連海的案件,和港區全國人大求情完全無關,「我記得記者朋友不斷問他覺不覺得香港的人大代表會干預司法獨立,干擾司法,王主任說任何人,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可以干預司法」。作為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在接受傳媒採訪之機,全面闡述內地與港澳的處事原則是極其平常也極有必要的。

 正如王光亞所說:「在絕大部分國家司法都是獨立的,內地也一樣,別的方面不應該干預內地司法。」其實「司法獨立」一直以來就是民主社會和法制社會的根本元素和基礎。凡是有普通法律常識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地,因其社會制度、宗教信仰、人文理念的不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自己的法律和司法準則,外人不應將自己的看法和判斷強加干涉,如信仰伊斯蘭教國家的女人出街必須蒙面,犯私通罪要判處死刑;新加坡至今仍執行鞭笞刑罰;台灣法律保留妨礙他人家庭罪;即使美英西方國家法庭也常有作出離奇古怪的判決,在美國各州有各自的法律,同樣案情在不同州判決可以天淵之別。難道我們看不慣就可以去衝擊對方的領事館等相關機構,或派人去示威抗議,或以各種方式煽動當地人民起來造反嗎?尊重其他地區和國家現有的司法制度不僅是人文的素養,也是民主的基石。港區人大代表聯署求情就是尊重內地司法獨立的行為,就如一個辯護律師為當事人辯護時,必須在尊重現行法律的前提下辯護,一旦當事人被判有罪,他只會為犯人求情,以求減刑,而不會大罵法官或從整體上否定司法制度。

表述方式是判斷井水論的標準

 香港市民,在「一國兩制」下,關心內地的發展和事務是應該的,儘管香港與內地的政治制度不同,實行的各項法律法規也有所不同,在很多問題的處理上也必然存在差異,這並不影響港人出於對國家的關懷向內地提出批評和建議,但必須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尊重內地的司法獨立。

 「井水不犯河水」最早出自於1989年江澤民會見安子介一行時的談話,江澤民指出,在處理港澳和台灣問題上,中國一貫採取「一國兩制」的方針,內地搞社會主義,港澳和台灣搞資本主義,雙方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當初提出時得到香港社會的普遍接受和歡迎,它無疑解除了港人擔憂內地社會制度會影響香港的重重顧慮。但事到如今,卻出現了逆轉的趨勢:香港有人不停地違反「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提出:要「民主抗共」、「民主輸入內地」,並一再地在言論上、行動上,把矛頭針對內地的執政黨和內地的各項制度,衝擊中聯辦的行動不斷升級,步步進逼……上述種種都是違反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

不能一再衝擊內地底線

 古語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希望內地不干預香港特區,卻將行動不斷升級一再衝擊內地底線,設若有一天,內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試問香港經得起嗎?

 筆者留意到,在眾多的評論中,大家似乎忽略了王光亞先生提到的「要看如何表述」這幾個字,這是衡量是否遵守「井水不犯河水」的重要標準。事實上,自從九七回歸以來,內地與港澳之間發生過一連串問題和事件,社會上出現不同形式的表達方式,大家不妨認真檢討一下,究竟哪些是違反了「一國兩制」、「司法獨立」、「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了。

原載《鏡報》月刊2011年2月號

相關新聞
廿四味:黃毓民退黨一石三鳥 (2011-01-24)
指點江山:回應青年訴求 奠定普選基礎 (2011-01-24)
政經人語:年中申體育撥款「體育夢」再出發 (2011-01-24)
關注「超齡子女」來港後的困難——希望與挑戰 (2011-01-24)
井水不犯河水 要視乎如何表述 (2011-01-24)
大國角力 胡錦濤底氣足 (2011-01-24)
內地經濟的滯脹之憂 (2011-01-24)
香江透視:凝聚社會共識 取得中央支持 (2011-01-24)
政經人語:湯家驊爆料:黨魁梁選橫頭磡 (2011-01-22)
平等互利推動中美關係良性發展 (2011-01-22)
世紀風雲:中美關係拐點的挑戰 (2011-01-22)
吳志森迴避問題要害 (2011-01-22)
西方走廊:駐阿美軍不滿僅增兵1400人 (2011-01-22)
政客「發死人財」撈政治油水 (2011-01-22)
縱論香港:《蘋果日報》借機誣衊李嘉誠是打錯了算盤 (2011-01-21)
廿四味:「陶派」胸有成竹 「癲狗」四面楚歌 (2011-01-21)
把脈香港:吳靄儀調虎離山計 (2011-01-21)
胡奧會為中美關係開新局 (2011-01-21)
西方國家主權債務積累原因及啟示 (2011-01-21)
韓國駐港總領事館回應本報作者文章 (2011-01-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