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華
卅年改革開放喚醒了沉睡的東方巨龍,中國人奮發拚搏,以勢不可擋之勢,躍上世界舞台中心,中華民族歷盡艱辛,終於揚眉吐氣,漸入佳境。正當全世界都將「中國」與「崛起」掛u之時,另一股「中國威脅論」亦正悄悄流行,應驗了「樹大招風」之古訓。最近有部分西方輿論渲染中國的外匯儲備及國防軍備,稱中國為世界最富強國家之一,人民富裕、內銷龐大,十餘年後就可超越美國等浮誇之詞,在其「唱強」中國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意圖,即推銷所謂「中國威脅論」。有道是:「滿招損、謙受益」,若國人亦對此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的話,那就正中下懷。
在這弱肉強食、競爭激烈的世界,猜忌防備是國際政治中常見現象,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亦如沒有硝煙的戰場,充滿詭詐謀略,不可不防。成語「驕兵之計」出自《三國演義》,意即故意助長敵方驕侈自大、輕敵麻痺情緒,進而一舉擊敗對方之計策。當然擅用「驕兵之計」者不分古今中外,因為「驕兵必敗」是舉世皆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如今我們在接受全世界盛讚之時,需保持頭腦清醒,分清楚讚譽背後之真偽,「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清楚認識自身之優劣,才能發揮優勢、改變劣勢,以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方面我們的溫家寶總理堪稱楷模,去年當記者問到中國經濟的驕人成就時,他第一個回答是「我感覺滿心憂患」,實事求是地展示中國發展中的遠憂近慮,令人敬佩。確實中國之「崛起」乃有目共睹、實至名歸,但能否持續發展才是關鍵,現階段中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大,高耗能、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均難以長久支撐。如今發達國家以高科技或財技賺取鉅利,相比起以廉價勞動力獲取微利的中國人,要全民追趕上富裕國家之生活水平,相信仍有相當遙遠之距離。
月前胡錦濤主席訪美,強調儘管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並多次提及「共同利益」,強調中國崛起對全球經濟的重大貢獻,以低姿態淡化中國經濟增長對鄰近地區甚至全球的威脅;同時以「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消除國際間對中國實力增強的憂慮。事實上中國多年來奉行「韜光養晦」方針,養精蓄銳積累財富,令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國家領導層之精明睿智及高瞻遠矚,值得稱道。
有道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在作為強國繼續崛起的過程中,定將面對種種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有勇有謀、沉著應對,正如鄭板橋名詩所言:「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國民亦要認清形勢,戒驕慎忍,避免炫富或好戰,更不可放鬆前進步伐,加緊發展科技與教育,以期開拓高增值產業,實現全中國人民共同富裕之美好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