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歐卓榮表示,不少年輕中醫均以樓上診所為首選,原因是租金便宜,管理方面亦參照西醫診所的經營方法,由護士負責接待及「執藥」,醫師則專注看診。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近年社會越來越追捧中醫的養生概念,中醫診所其門若巿,帶動本地的中醫藥課程亦大受歡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資料顯示,中大中醫去年的總報讀人數近1,500人,較05年大升1.6倍;而浸大有關課程則要60至90人爭1席;全港總數僅60餘個的中醫相關學位均出現「爭崩頭」的情況。有畢業生指,行業的發展潛力強大,新一代中醫師不愁出路,不少以樓上診所及「掛單」形式營業,減省成本之餘,亦可為醫師騰出更多私人時間,未必要「賣身」予公營醫院。
對20年前的中學畢業生來說,讀中醫是天方夜譚,坊間的中醫診所、藥房一般亦以「師徒制」培育下一代中醫;加之在瓦製藥煲、濃烈藥味的既定印象下,中醫藥對年輕人來說,難免顯得「老氣橫秋」,但近年社會氣氛改變,中醫課程大受歡迎。
浸大中醫位 90人爭1席
目前港大、中大及浸大有提供中醫相關課程。Jupas資料顯示,近年報讀中醫學課程的人數(以改選後計)穩步上揚。以浸大為例,去屆有1,818人報讀「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課程,但學額只有20至30個,要60至90人爭1席。將課程列入Band A(聯招首五志願)的249人計算,即約10人爭一個學額,激烈程度為近10年之最。至於中大中醫課程,則由05屆的575人報名,上升至去屆的1,490人,升幅達1.6倍;港大中醫課程去屆有995人報讀,亦較05屆的474人倍增。
據去年底八大院校公布的首輪聯招收生數據,中大、浸大的中醫學課程各自打入該校競爭最激烈的五大課程之一,而中大提供25個學額,首輪有303人將課程排在Band A,約12人爭1席,浸大則由614人競爭30個名額,比例約為20:1。
辦樓上中醫診所 月入2萬
不足30歲的註冊中醫師歐卓榮,千禧年入讀浸大中醫學系,並於05年畢業,當時正值沙士過後、經濟尚未徹底復甦之際,他在公營醫院當中醫師,月入不足7,000元,工作異常辛苦;直至08年,他與友人合伙開辦樓上中醫診所,現已漸入佳境,月入可達2萬多元。
他坦言,不少年輕中醫均以樓上診所為首選,原因是租金便宜,管理方面亦參照西醫診所的經營方法,由護士負責接待及「執藥」,醫師則專注看診,「老一輩的中醫師在地舖或中藥房行醫,為病人把脈時個個都看到、聽到,年輕病人易覺得『無私隱』。」
中醫薪酬與西醫有距離
歐表示,近年中醫畢業生出路明顯有好轉,除了公營醫院的中醫空缺增加,私營市場對中醫人才需求亦甚大。雖然如此,歐卓榮坦承,現時中醫的薪酬待遇與西醫仍有一大段距離,與其所需的專業知識,似乎不成正比,不過他相信隨著港人對中醫的信心越來越大,未來行業的前景會更好。
升學輔導機構學友社總幹事列豪章指出,近年確有中醫「大熱」之情況,主要原因是就業前景明朗、出路廣、收入相對穩定,「除了公營醫院設有中醫門診、亦有集團式經營的中醫診所,提供大量要求中醫學位學歷的職位。」他相信中醫的「大熱」趨勢將會持續,但同時指出本港中、西醫的認受性仍存在頗大差異,認為中醫學發展仍有進步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