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為成年學生而設的創作課,氣氛應該更自由,也更針對個別學生各自不同的文藝品性(而不是「需要」)。一般人的理解,是成年人都功利、實際,而青少年則追求理想,不求功利;這當然是一般實情,不過在教育的情況未必如此。由於教育建制的改變,許多時候,青少年學生即一般體制下的學生,他們的確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和一定的個人信念,但對待體制教育課堂而言,其要求和心思卻很功利、實際,事實上教育建制趨勢也促使教師成為服務提供者以至推銷者,在本身和學生而言,早已不太視為一名具傳統教育意義的老師。
成年學生即在職學生,除非他們上課的原因是出於被迫,一般對課堂的要求有別於青少年學生的功利、實際,成年學生的追求反而較純粹。在這情形下的文學創作課,談論的是真正的文學。寫了多篇談創作課的文章,才逐漸記得其實真的不用在意,只是自己有時也忘記了;真的毋須在意去談這些事,要談的話,一兩句也就夠了。
無論如何,創作課對教師或學生而言,都應該是自由、開放的空間,目的也應該很純粹,就是因為喜歡文學。創作課的形式應該如何?應該設計什麼活動?要帶出什麼學習主題?應該如何評分?怎樣的習作才是好習作?應採用哪些和多少的「範文」等等問題,都不妨由教師和學生自行構思,既然創作課的目的是文學,那麼文學的模樣如何,創作課就可以如何;而文學,正是自由和純粹的。當然,即使再多談也是如此,誰都知道,沒有人是自由的,教師和學生當然也是不自由,不多談是避免人們知道自己原是不自由,徒生無從改變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