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考藝熱」冷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參加考試的學生在表演完後聽取老師點評。 網上圖片

徐秀麗

 年復一年的「考藝熱」,今年又大幅升溫了。春節未過,筆者在全國各大藝術院校在鄭州設立的考點外,發現人潮湧動的火爆場面。衝刺2011年藝術類高考的考生們,從此踏上漫漫征程,一往無前地為「好夢成真」而奮鬥,甚至要南征北戰「轉戰」全國各地應付各種面試、筆試和專業考試。

 正月十六一早,天氣驟變,筆者在鄭州市內不少中學看到一條條「長龍」。來自首都和上海、西安、武漢、瀋陽、天津、廣州、杭州等地的藝術院校,紛紛在此設立招生站點,某些地方因為人滿為患,迫使交警趕來維護秩序。在鄭州北郊一所中學門外,一群群十八九歲、背著畫板的學生在凜冽寒風中排成長隊,等候考試。陪考的家長們或手拿早餐或提著背包,以焦急、關切的眼神注視各自的孩子。

 小何今年19歲,前年高中畢業後,就矢志不渝地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立志當一名電影明星。小何長得陽光帥氣、又很儒雅,很有「青年孫道臨」的模樣。他自幼愛好文藝,說拉彈唱樣樣拿得起放得下。但兩次報考,卻均名落孫山無功而返。報考藝術類院校成本遠遠高於其他院校,拜師求教、進京報考,光現金小何就花掉五六萬,他父母並非「大款」,全家積蓄都花在兒子的「明星夢」裡了。

 父母多次勸他打消這一夢想,隨便找個工作算了。但小何堅決不改初衷,說人家馮小剛心懷「夢想」,當年不惜灰溜溜地在劇組打雜跑堂,但堅持理想、不離不棄,最終終於成了全國一流的大導演!父母說不過他,只好含淚再為他「集資」四萬元。聽說想當明星的學生大多家庭非富即貴,個個風度翩翩、穿戴時尚,父母不惜省吃儉用勒緊腰帶,慷慨地為兒子裝備了像樣的行頭(服飾和行囊),還買了最流行的蘋果手機,正月初七之夜就送兒子登上「北漂」之路。當火車開動之時,小何和他的父母都心底顫抖、雙眸噙淚:此番進京,能夠如願以償麼?

「考藝熱」的升溫絕非河南個案,乃全國各地的共同風景。據報載,今年河北省藝術類考生高達6.17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三成以上。筆者在湖北、山東一些城市發現,藝術類考生年年遞增、愈演愈烈;每逢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成群的孩子湧進音樂、繪畫、舞蹈等輔導班,為自己未來的藝術之路「奠定基礎」。像小何這樣一心想當影視明星或藝術家的考生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能實現明星夢的比例卻低得可憐!據北京媒體報道,北電表演專業2月14日下午報名結束,總報考人數為4371名,而今年表演專業計劃招生人數僅為30名,這樣算來,其錄取比例僅為146︰1,堪稱百裡挑一、難上加難,如此「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究竟是可喜抑或可悲呢?

本來,藝術之路神聖而純潔,按照古今中外的人才規律,藝術精英在全部人群中只佔少數,如今卻似乎離普通人越來越近了。北京某藝術院校一位考官告訴我,報考或準備報考他們學校的學生中,只有少數人從小受到藝術熏陶或具備文藝天賦,多數人並不具備藝術細胞,他們一窩蜂地報考藝術院校,有多少是真正準備「為藝術而獻身」?開封市一位報考瀋陽魯迅藝術學院的考生家長坦言,他的孩子直到上高二時才決定報考魯藝美術系,「因為文化課成績不佳,根本無望考上大學,藝術院校對文化課要求相對低一點。」我問他的孩子何時學畫?成績如何?他有些不好意思道,只是去年臨時找了個畫家輔導了幾個月。試想,像這樣的美術功底,想考取美術學院,談何容易?即使有幸入校,又怎能在藝術領域大顯身手、有所成就呢? 

 欲知「考藝熱」持續升溫的根本原因,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多數考生和家長為一些明星的風光所迷惑羨慕,心態變得浮躁,認為當明星才是一條「名利雙全」的現成捷徑,於是藝術院校成為熱門;二是,近年來鋪天蓋地的娛樂浪潮和愈演愈烈的「偶像效應」,使「娛樂至上」成為一種風氣,而忽視了應有的「人文關懷」,彷彿明星「大腕」才是最大的人生成功,促使大批青少年對「速成名人之路」趨之若鶩,而報考藝術院校似乎就是通往理想的「天橋」;三是,某些明星「大腕」的名聲和收入遠遠脫離社會認同和經濟規律,片酬、出場費、主持費、潤筆費動輒「天文數字」,一些媒體又對此津津樂道推波助瀾,引發不少涉世未深的青年爭擠「獨木橋」,似乎成為明星是件「一本萬利」的易事,一旦魚躍龍門「成名成星」,即可「黃袍加身」、「一步登天」……

 針對這一現實,有識之士呼籲考生和家長能看得遠一點,不要被那些虛無縹緲的光環所迷惑,而應該腳踏實地、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報考藝術專業是否真的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強項。以為只要考上藝術院校就能「青雲直上」,從此「功成名就」、一生風光無限,實在是太天真、太無知了。我有一位朋友,她的表弟小周十年前考上上海戲劇學院話劇專業,但因為缺乏藝術天賦,考試總不過關,勉強畢業後也無人問津,後來只好轉行當了一名印刷工。可見勉為其難,往往會事與願違、適得其反的。事實的確如此,近幾年藝術院校不斷「擴招」,但其畢業生的就業率卻僅在20%以下,並呈每況愈下之勢。像小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並不奇怪,是由藝術規律決定的。

 筆者以為,社會各界亟待正確冷靜對待「考藝熱」,輿論更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明星「大腕」造勢、跟風、炒作,宜減少熱度。倘若我們大量的莘莘學子能主動變「考藝熱」為「學藝熱」,以此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則於國於民、與人於己都大有裨益了。誠如大科學家錢學森力挺的「大成智慧學」理念,錢老將人的智慧分為「量智」和「性智」,一名精英人士應該同時具備「量智」和「性智」。所謂「量智」,即自然科學、系統科學、軍事科學等,屬邏輯思維;而文學藝術、文藝創作與表演等領域則是「性智」,即形象思維。它們相輔相成、觸類旁通,只有同時擁有「量智」與「性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相關新聞
百家廊:「考藝熱」冷思考 (2011-03-07) (圖)
翠袖乾坤:怪獸港民 (2011-03-07)
跳出框框:老虎媽媽 (2011-03-07)
琴台客聚:色情物品的本質 (2011-03-07)
杜亦有道:暗香浮動 (2011-03-07)
思旋天地:開啟新征程 (2011-03-07)
網人網事:微博問政 (2011-03-07) (圖)
百家廊:走在盧森堡大峽谷山徑 (2011-03-04) (圖)
翠袖乾坤:驚天鵝 (2011-03-04)
娛視觀:如此最佳編劇導演 (2011-03-04)
琴台客聚: 靈魂的重量 (2011-03-04)
生活語絲:《我家的背影》 (2011-03-04)
一網打盡:第二次供職 (2011-03-04)
記憶後書:《黑天鵝》 (2011-03-04)
百家廊:大眼睛觀光巴 (2011-03-03)
翠袖乾坤:愛文學還是愛「流行」? (2011-03-03)
海闊天空:好奇心 (2011-03-03)
琴台客聚:事有可疑 (2011-03-03)
杜亦有道:非關天象 (2011-03-03)
隨想國:閒話間諜 (2011-03-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