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建制派籲改善財案諮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立法會由昨日開始一連兩日辯論預算案,曾俊華在場聽取議員的意見。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一連兩日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恢復二讀辯論,立法會多個主要黨派均歡迎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從善如流,順應民意修訂預算案,但認為是次預算案引起社會廣泛爭議,反映當局在諮詢及有關的制訂機制上均有待改進,政府必須汲取教訓,包括多聽取各政黨的意見,以免重蹈覆轍。

 在昨日首天會議上,共有30名立法會議員發言,而各反對派議員在發言中表明,在表決時不會支持預算案。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聲言,當局有足夠財政實力增加經常性開支,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但當局以審慎理財作為藉口,「是缺失堅定管治意志」。

 民主黨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更就「派錢」方案「發炮」,狠批當局有關做法是「懶惰無能」︰「當6,000元用完後,市民生活仍舊艱難,基層中產小商戶全民皆苦,虛空的依舊虛空。」

譚耀宗:應先與支持政府政黨商量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發言時強調,特區政府已經修訂了備受爭議的注資強積金的措施,為使市民更快受惠於財政預算案的利民措施,故該黨支持撥款條例草案。

 不過,他認為,是次預算案注資強積金的安排引起極大爭議,帶出2個問題值得政府深思,包括預算案的諮詢及制訂機制,以及市民對強積金公司高昂的行政費感到「深痛惡絕」。

 譚耀宗解釋,今年預算案的諮詢早於去年11月已經展開,經過幾個月的收集意見,政府在今年2月中旬才決定最後的財政措施,但4個月中社會民情變化很大,故財政司司長草擬出初步方案後,應該再測試一下公眾對初步方案的接受程度︰「尤其是財政預算案最後要在立法會內通過,如果得不到基本的支持,對政府的威信必然造成很大的影響。政府要在立法會有票,則應該事前與支持政府依法施政的政黨多商量、多研究。」

陳鑑林:政府未能掌握民情

 民建聯議員陳鑑林亦指,政府是次制訂預算案有許多考慮不周之處,與市民期望亦有一段距離,反映政府在掌握民情上有很大的差距,故應當汲取教訓,加強與議員溝通,並改善財政預算案的諮詢程序。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則形容,預算案在回應社會期望方面「方寸大亂」,而最大敗筆是缺乏長遠承擔,前瞻性欠奉,令人感到政府是抱有「看守政府等收工」的心態,但在基層服務方面卻非一無是處。

劉皇發:決策必須審時度勢

 行政會議成員、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亦指,政府是次「派錢」引發風波,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並指當局原先提出的注資強積金建議值得商榷,但當局從善如流改善有關措施,「如果有人咬住不放,並全盤否決預算案是有欠公允,亦有損急待支援的市民利益」。

 不過,他亦提醒當局,強調目前由上而下的長官意志「行不通」,即使政府官員真正在乎民意並用心良苦,亦會因「捉錯用神」而焦頭爛額,故呼籲政府未來在決策時要更周全、必須審時度勢︰「(曾俊華)司長是習武之人……但目前先機已失,要全身而退要繼續努力。」

未來發展欠宏觀規劃定位

 「經濟動力」議員梁劉柔芬指,新財政預算案「勉強合格」,但也引起很大的風波,這是因為政府對民生的理解脫離現實,又指現時整體社會都有點迷失方向,預算案卻沒有對未來發展提出宏觀的規劃定位。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指,有人認為今次的預算案是「史上最廢」,反映預算案的諮詢工作存在盲點,政府要汲取教訓。

 專業會議議員劉秀成指出,新財政預算案不但缺乏長遠發展的視野,事前的諮詢和溝通工作亦有需要檢討,令人覺得諮詢是單方面收集意見,「你有你講,我有我做」,故政府應研究讓公務員落基層地區居住一段時間,以了解社會上不同階層的困難。

相關新聞
陳振聰訟終院遭拒 翻盤機會微 (圖)
無法比擬龔王爭產案
焦點透視:決意直接申請上訴 大律師稱難 (圖)
終極敗訴 警料即提刑事檢控 (圖)
龔如心千億遺產案事件簿
上訴庭拒絕陳振聰的理據
工聯會倡禁旅社捆綁售旅保 (圖)
美亞捐助50萬 易陳先斟酌方案 (圖)
菲司法部長稱調查足夠
反建水泥廠再遇襲 2義工助警拘4惡 (圖)
親友贈利賓納含硫酸 警接手調查
涉騙案保釋候查 銀行司機燒炭亡 (圖)
臥底反黑揭4男女 裸照勒索男子萬元
黑幫尋仇斬傷人 糾黨兇徒囚4年
日本氣團今早抵港 輻射物稀釋無威脅
港102歲女人瑞疑誤飲殺草水不治
「奇女子」余麗莎 告慈德善社禁賣龕
跳白車大鬧大隧 醉漢涉襲警被捕
來論:李怡沒有一點中國人的味道
煙稅車稅有懸念 政府財案「危機」未過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