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特約專欄撰稿人楊輝
隨著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QE2)的即將結束,美國利率和匯率都可能出現上升走勢。這種變化一方面可能對全球流動性變化產生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作為估值的基礎,美元走強對未來資本市場價格也有可能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金融危機後,美元呈震盪的態勢,美元的波動也成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主要因素。從歷史上看,美元指數與道瓊斯指數和大宗商品價格有很強的相關性,美元升值時,大宗商品價格一般呈下跌趨勢。
而美元與美股的關係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徵。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後,美元與美股呈現了同時走強的特徵。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一般在美元呈貶值態勢時,美國和大宗商品也都呈現上漲趨勢。
這種差異也是不同經濟周期時期的特點決定的。90年代中後期,強勢美元主要受高增長和高利率的驅動,這也引起的大量的資本流入,高增長和資本流入都推升了美股。而互聯網泡沫爆破後,經濟增長主要由寬鬆貨幣政策推動,寬鬆貨幣政策導致了美元貶值,同時也催生了股市的泡沫。
短期繼續低位運行未變
因此,基於我們對美元匯率的判斷,QE2結束前後,短期內美元可能繼續仍在低位運行,但將隨著美國於2012年加息預期的增強而逐漸升值。
儘管如此,由於當前美國的經濟復甦依然依賴於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流動性的投放,而不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的推動,因此即使美元開始走強,升值幅度可能不會太大。
股市和大宗商品仍會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仍會呈現震盪攀升的態勢,資本市場受到的衝擊並不會轉化為大級別的危機。
如果未來美元波動幅度超過預期,隨著美國經濟的趨勢性走強,美元大幅上行,則需要關注美元波動對資本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衝擊。
美債進入熊市平坦過程
對於利率而言,由於QE2退出後,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的預期都可能減弱,同時市場已經提前反應,因此真正退出後,長期利率未必會大幅上行,上行空間可能有限。而緊縮預期的存在和流動性減少將導致短期利率較大幅度的上升,即美國債券市場有望進入熊市平坦的過程中。
對於匯率而言,短期內,美元供給增加,美國的通脹預期上升、財政赤字的擴大、持續的零利率政策,以及歐元區的財政緊縮、加息政策都導致美元在短期內有走弱的趨勢。但中期來看,QE2的退出,美國加息預期、財政赤字的削減,歐元區債務問題的不確定性都可能觸發美元的走強。而長期美元能否持續走強,則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步入依靠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推動的經濟增長周期。
美元的動盪是影響國際資本市場的一個主要因素,美元的逆轉走強可能暫時削弱美股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勢頭。但美元的逆轉以及國際匯率的大幅波動是否能改變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仍依賴與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增長情況,值得持續關注。
對中國而言,美國退出QE2能夠緩解國內宏觀調控的壓力。一方面,美聯儲退出QE2有利於緩解全球的流動性,降低全球總需求,抑制大宗商品價格和輸入性通脹;另一方面,如果美元走強,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升值也有利於降低外需的增長。
總之,任何美國的緊縮性政策會減弱國內的通脹壓力,QE2的退出對中國的債市的影響偏正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