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財經評論員肖 林
每一次危機過後,必有一次技術創新高潮,其背景是全球化分工要重新洗牌。在新的全球化趨勢下,跨國企業的研發機構正在迅速調整其戰略,移師中國速度不斷加快。
商務部公佈2009年已有1,200家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建在了中國,按照中國學者提供的數據,目前已達1,500家。「外國創造」頻繁落戶中國,換句話說就是外資企業在中國有一支龐大研究隊伍和產業基地。他們為何來,將會改變什麼是值得產業界關注的。
雖然,國外上千家企業研發機構不排除魚目混珠,但是具有實力的跨國公司把企業大腦放在中國並非偶然。新華網刊登一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先生的訪談文章,文中談到:我國製造業的基礎很雄厚,很少有像中國產業配套體系如此之完整的國家。否則,這麼多外商企業怎肯把研發中心轉到中國?而且還實行本土化經營。
很顯然,從表象看中國勞動力廉價,生產成本低是優勢,其實對於中國所擁有工業製造基礎和產業集群的潛在實力的發掘,外資企業狠下功夫。盧中原先生這句並非訪談要義的話,筆者看來卻點到了外資把研發遷入中國的戰略意圖。
製造業提供學習練兵舞台
中國製造經歷了60年的變遷和發展,尤其是近30多年,中國製造業在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中成長,原有的產業鏈條不斷優化,產業佈局日漸合理,近十年來區域經濟的功能化分工越來越明確。沿海開放地區的開放式模式,為中國製造業提供了一個練兵,學習的舞台。這都已經成為了中國製造業的優勢,隱藏著巨大潛力。關鍵在如何挖掘。
外國企業紛紛把「企業的大腦」——研發中心移師中國,說明他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為他們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據多方研究資料表明,跨國企業的研發機構目前基本上都是獨資經營,獨立運行,他們在中國必將和中國同類企業的技術創新形成競爭,同時,他們的研發基地在中國,還將形成被媒體稱為「反向運行」的態勢,即從中國直接向全球輸出技術和產品。
海外企業研發機構移師中國的興趣不減,得益於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對於內外資一視同仁的政策。這無疑給中國製造增加了新的元素,跨國公司實行的「反向運行」法,還會影響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中國出口中他們的功效也會更大。在近二三十年時間裡,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是依靠企業技術創新,今後這一邏輯也不會改變。
中國要從製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十二五」已經明確在未來五年中要提升自有核心技術競爭力,此時,我們除了認同跨國公司的做法,中國的企業也需要警覺,今後還有多少先機可佔?現在,很多企業還認為創新就是另起爐灶,轉型就是重新建設,其實外資企業借道創新的辦法非常值得深思。如今,只要細分海外公司研發機構雲集的地方,主要集中中國沿海開放地區,並以上海為首選,基本可以知道他們很有借力借勢之意。
企業模仿應盡快成過去式
儘管這兩年中國企業專利申請量大幅上升,但是在技術儲備和研發投入與外資企業比依然有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醫藥和汽車、新興能源等產業的基礎性研究上,以及對新的核心技術的擁有量差距也不小。模仿對中國企業來講應該盡快成為過去式。只要我們看一下在中國知名學府外資企業投資定向培養的研究人才有多少,就可略知一二競爭的走勢了。機會稍縱即逝,技術先機同樣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