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偉達表示,希望部分行為較激進的議員能夠自我約束,以免教壞下一代。香港文匯報記者鄭啟源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近期屢次發生青年以辱罵甚至肢體碰撞手段衝擊高官,令港人反感。一項調查發現,69%受訪青年不贊同個別人士以言語或肢體暴力等方式表達訴求;64%受訪青年認為有關做法無助解決社會矛盾;71%受訪青年更認為有關做法有損本港文明城市的形象。同時,58%受訪青年認為,有關人士受個別立法會議員的行為影響而「有樣學樣」。調查機構認為,結果反映港人難以容忍非理性、非和平的表達方式,大多數市民期望香港能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香港青年會於今年3至4月期間,向498名本港18至45歲市民進行問卷調查。91%受訪青年有留意到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公開場合期間遇襲事件;69%受訪者表示,不贊同市民以肢體碰撞或辱罵官員等方式進行公民抗命;66%受訪者認為上述的非理性、非和平的表達方式越趨嚴重,56%受訪者更憂慮有關情況會越演越烈。
無助解決矛盾 窒礙民主發展
受訪市民普遍認為,肢體碰撞或辱罵官員等表達方式,對本港構成負面影響。64%受訪者認為有關表達方式,既無助解決社會矛盾,甚至會阻礙本港民主政制的正面發展;71%受訪者認為,有關表達方式正損害本港文明城市的形象。
同時,62%受訪者認為,近期港府受到言論壓力促使修改財政預算案,足以證明和平、理性的表達方式仍是本港社會的一貫共識;87%受訪者亦認同香港具有言論自由及法制健全,市民應以合法和平方式表達訴求。
調查再按受訪者的年齡進行分析,發現18至30歲「80後」、「90後」的意見,與整體受訪者相若,顯示和平、理性已是香港普遍價值,沒有年紀之分。
希望議員檢點 免教壞下一代
香港青年會副主席吳偉達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市民不能接受非理性、非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大多數市民仍期望一個相對理性、和諧的社會環境。他又表示,部分議員的過激行為,容易引起青少年「有樣學樣」,成為負面的模仿對象。事實上,社會對於立法會議員的行為舉止普遍有所期望,希望部分行為激進的議員能夠自我約束,以免教壞下一代。
雖然大部分市民屬於理性的一群,但他認為政府亦應主動透過青年論壇、網上論壇,直接與青年對話,了解青年的訴求,以及不滿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