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炳權及王孟華(右二及右三)感謝入境處「1868」小組及駐粵辦入境事務組人員的幫忙,送上錦旗致謝。左一至左三分別為何國桓、蔡濤及郭贊明,右一為李廣華。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佩琪) 內地與香港關係密切,每年北上工作或旅行的港人數以千萬人次,近年特區政府駐粵辦入境事務組接獲的查詢及求助持續增加,去年全年處理198宗港人求助個案,今年首季則高達93宗,超出去年季度平均50宗紀錄。求助個案中佔31%要求協助返港,其次是遇車禍港人,佔19%。曾有年老港商於內地生意失敗,耗盡積蓄,走投無路向廣州公安求助,但堅拒返港,駐粵辦入境事務組人員費盡唇舌,花數小時才勸服港商回港,那份專業精神贏盡無數求助人的讚許。
駐粵辦入境事務組於2006年4月成立,服務範圍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及海南共5個省區,只有4名入境處職員處理求助。入境處統計顯示,駐粵辦入境事務組去年處理的求助個案達198宗,按年增28%;今年首季更達93宗,高於去年季度平均約50宗;該組接獲的查詢亦由前年約900宗,增加至去年1,300宗,增幅達44%。求助個案中,31%是協助港人返回香港,19%是港人遇車禍,16%是為失證港人核實身份,其餘則涉及港人遭打劫、恐嚇等人身安全問題。
老翁耗光積蓄 勸返港費盡唇舌
港人向駐粵辦入境事務組求助原因五花八門,駐粵辦入境事務組入境事務主任何國桓表示,去年底接獲廣州公安通知,指收到一名香港老翁的求助。何國桓即時趕往協助,發現老翁原於內地經商,可惜生意失敗,經濟出現困難,但老翁拒絕在港家人幫助,最終在內地耗光積蓄。「在街頭游說了數小時,伯伯才願意返港。」何國桓憶述,老翁很固執,堅持留在內地,費盡唇舌才勸服他回港。
歲半女遭棄深圳 當局即跟進
另一「身不由己」的事主是年僅1歲半的香港女童,她隨母親到深圳居住,至去年初,女童母親突然「消聲匿跡」,留下女童在家,鄰居發現通知公安。何國桓收到通知立即到深圳跟進,核實女童的身份,並聯絡到女童在港的姨媽,安排女童經羅湖口岸回港。
另一宗教何國桓印象深刻的個案是,去年中,廣州求助站通知駐粵辦入境事務組,指一名40多歲的香港女子疑精神病發,深夜流連街頭,何國桓與同組的總入境事務主任蔡濤前往跟進,原來該女子與家人於內地旅遊時失散,由於她情緒激動,須由醫護人員看管,何國桓也要在旁「陪通宵」。
郭贊明提醒帶備證件副本
駐粵辦入境事務組首席入境事務主任郭贊明表示,小組成員均要24小時「隨時候命」,須經常與內地各機關部門聯繫,方便工作及協調。他說,香港入境處的「1868小組」會提供支援,密切留意小組是否需要增援。郭贊明提醒港人,如要前往內地,宜帶備身份證及回鄉證等證件副本,萬一不幸遺失或被人偷取證件,事主可出示副本證明,方便入境處或內地部門核實身份,減省處理時間。
駐粵辦入境事務組主要職能有3大範疇:一是為遺失旅遊證件或身份證明的港人核實身份,以便失證人士向內地機關辦理出境手續;二是向遇到意外事故的港人或家屬提供支援,協助傷者回港就醫、死者家屬領取死亡證及遺體處理等;三是協助涉及刑事案件而遭拘留或逮捕的港人,例如提供內地律師資料、把個案進展轉告其在港親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