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譚廣亨認為,政府應擔當牽頭的角色,為新人提供「第一桶金」。香港文匯報記者周婷 攝
就新一代學者科研工作起步時的困境,有關方面其實亦已察覺問題所在。因此教資會今年初宣布,下學年開始每年增撥1.5億元經常性開支,推行「傑出青年學者計劃」,為大學助理教授級人員提供最長6年的研究及教學經費,助他們提升競爭力及開展事業。據了解,教資會希望藉為年輕學者提供「第一桶金」經費,為其「開個好頭」,扶掖他們在科研路上走得更快、更順。
針對助理教授 年資少過3年
教資會轄下研究資助局主席錢大康指,新入職的助理教授,因為資歷較淺,若跟正、副教授一起競逐研究資金,難免吃虧;因此,「傑出青年學者計劃」將針對資歷較淺者作出重點培育,計劃對象為年資少於3年的助理教授或同等職銜,需全職從事教研的工作,並獨立指導研究生,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書,需同時包括教、研兩部分。
成功率達1/5 資助為期6年
據了解,現時全港約有1千名合資格學者,錢大康估計,其中約200人可成功申請。參與計劃的助理教授最長可獲6年教研經費,直至其完成合約、或升職至可獲長俸的副教授職級。計劃今年暑假正式推行,最快明年6至7月撥款,計劃每個申請項目的撥款最多達100萬元,表現最優秀的10至15人,更可獲「傑出青年學者獎」的榮譽名銜。
政府牽頭 提供機會
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譚廣亨認為,年輕學者在申請資助金時,由於撰寫計劃書、年資、經驗各方面都較稚嫩,與資深學者比拼難免「輸蝕」。他認同政府應擔當牽頭角色,為其提供「第一桶金」,「就算可能『驉z,未必有很好成果也無得講,至少政府及大學都要盡力為他們提供機會」。
理工大學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則表示,該校一直有為新入職教員,提供一筆支援其研究工作的「種子基金」。據了解,「種子基金」金額不一,主要由各院系按入職者專長、需要自行調配。衛炳江透露,理大有意將「種子基金」的分配機制統整,由現時院系自主變成為大學校方集中處理,希望令機制更系統化,幫助年輕學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