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訪問羅家英、李奇峰時,主持人陳永康問了兩條問題,一是為何近年鮮有甚麼「名腔」出現?二是粵劇好像不盛行「流派」的承傳?兩位嘉賓認為這和青年演員缺乏演出機會有關。陳永康的問題是我過往六年在「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時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場地師資需配合
要一門藝術流傳下去,必須要有接班人。香港彈丸之地,每年有過千場粵劇和粵曲的演出,竟然出現青年演員缺乏演出機會的現象,驟耳聽來,實在使人費解。所以我在加入「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的第一、二年,拜訪了阮兆輝、梁漢威、香港演藝學院導師、八和粵劇課程主任、青年演員和學生,研究分析資料,才稍為明白箇中原因,其後陸續在這個專欄發表相關的研究報告,相信讀者已經看得發悶了。培養新人,既要給他們演出機會,也要有優秀的學習對象。對於前者,前「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周振基要求政府多建粵劇演出場地作為根本解決方法。粵劇界對於我們提出多建演出場地的建議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他們擔心沒有足夠的職業演出來應付需求,結果甚麼人也跑上台表演,使粵劇水平每況愈下;我相信很難避免出現這個情況,況且這個情況在現時也司空見慣。不過,我的策略是硬件建設先行,帶動軟件的發展,因為在「西九」這輛火車頭帶動下,政府必定會撥出資源培訓人才,只要粵劇界發展快人一步,自然受惠於政策的落實。果如我所料,政府真在上個財政年度撥款給「粵劇發展基金」培訓新人。
至於培訓演員方面,現時只有少數幸運的青年演員有機會跟隨名角學習,可以說,師資水平限制了新人的成長。阮兆輝批評現時本地粵劇界由「音樂師傅教唱歌,練功師傅教做戲」,可說是一語中的。我在「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擔任最後一屆委員時提出成立「梨園新秀計劃」,目的就是讓青年演員在名角指導下演出,實行以戰代練。這辦法雖然不是上策,但也是無辦法之中的辦法,總比坐以待斃為佳。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