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陳紫茵)隨著港人飲食日趨西化,中風不再專屬長者的疾病。曹女士25歲首次中風,至今經歷7次中風。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王志強表示,膽固醇與中風的關係過往一直被忽略,研究發現兩者關係密切;近年不少青壯年膽固醇過高,面臨中風的危機。研究亦發現,降膽固醇藥物有效降低36%中風死亡率,為長期受中風折磨的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現年50歲的曹女士是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於25歲誕下首胎後首次中風,影響左邊身體的活動能力,其後再中風6次。她坦言曾經想過一死了之,然而想到子女才打消念頭。其後她積極接受康復治療,還學習太極,以及教導病友練習太極。她勉勵中風病人不要失去勇氣,即使跌倒亦要再爬起,積極控制飲食和多做運動。
中風病人組織新健社主席潘國範15歲時發現患高血壓,30多歲時首次中風。他表示,以往中風患者多為50歲以上人士;但近10年,不少年齡介乎28至43歲的年輕中風患者到新健社進行康復治療。
飲食西化缺運動易出事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王志強表示,年輕化主因是年輕人缺乏運動和飲食西化。他的研究證明,膽固醇高或血脂水平高是中風的主因之一。他對10,305名高血壓病人進行研究,其中一組服食名為「阿托伐他汀」的降膽固醇藥物,另一組則服食安慰劑,發現服食他汀藥的一組,首次及再次中風的風險較安慰劑組,分別低27%及16%。王志強表示,雖然他汀藥的療效顯著,但病人應根據醫生指示用藥,並配合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進行適量運動,預防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