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記者巡視火警附近的唐樓,發現劏房問題在區內十分普遍,幾乎每幢舊樓均有。圖右(紅圈示)為昨發生火警的唐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寶瑤)紅磡馬頭圍道的唐樓火警釀成4屍5命19傷悲劇,再次暴露唐樓劏房潛藏的火警危機。本報記者巡視火警附近的唐樓發現,劏房問題在區內十分普遍,幾乎每幢舊樓均有。最近更出現僅容納一人的所謂「棺材房」,影響樓宇結構之餘,更嚴重違反消防條件,部分大廈甚至連天台的逃生地也被僭建作住宅單位,火警時有可能造成嚴重傷亡。有消防工程師表示,這類大廈,在40、50年前建成時,符合當時規定的消防標準,但現在已經過時,加上僭建問題,隨時再釀奪命火災。
紅磡一帶唐樓充斥,大部分都有相同的問題──「三無」。本報記者昨日到區內一帶觀察,隨意登上多幢與肇事樓宇相似的唐樓,發現幾乎每一幢、每一層都有劏房,原本一梯4伙,起碼有兩戶改裝分隔成5個小單位,變成一梯12伙,通道十分狹小,樓梯又斜又窄,又堆滿雜物,一旦發生火警,逃生路窄,人流遠超設計所能負荷,十分危險。更離譜的是,有唐樓的天台被封上,改建成3個單位出租,居民根本逃生無門。一位居於7樓的婆婆表示,十分害怕發生火警,因為一定走不掉。個別天台即使未被封死,卻被人用鐵絲網圍起,僅留下狹窄通道。
損樓宇結構 漏水浸壞電線
余小姐居住在出事樓宇斜對面一幢50年樓齡的唐樓,她表示,其大廈劏房問題極嚴重,每層原本8伙,劏房後暴增至20伙,「有人常常把雜物堆在後樓梯,前兩天就有一堆木板,根本無危機意識!」除了走火問題,劏房涉及改建,會影響樓宇結構,余小姐深受其害,「我樓上就是劏房,漏水漏到我成間房發霉,電線都浸壞不能開燈,投訴多次都無用!」眼見安居之所變成「計時炸彈」,令她十分擔心,害怕發生火警時會出現同樣情況,「整晚都睡不著,好害怕,又很擔心。」
除劏房問題外,唐樓本身的結構亦影響居民逃生,肇事唐樓樓梯採用50多年前的建築設計,前梯可以通往天台,後梯則不能,以至居民走火時失去逃生機會。類似的前後梯設計在區內十分普遍,後梯又窄又斜,部分更掛滿衣物、擺滿雜物,行走困難,樓梯盡頭是單位後門,大部分被鎖上。
無業主法團 長年未維修
有消防工程師表示,這類大廈,在40、50年前建成時,符合當時規定的消防標準,但現在已經過時,許多硬件都欠缺,包括滅火筒、消防喉轆,以及火警鐘等消防設施並不足夠,甚至沒有,萬一發生火警,居民難以逃生,大廈內很多消防設備,例如防煙門亦已失修,更有居民為了方便出入,長期打開防煙門,失去防煙功能。
有附近舊樓業主指出,區內舊樓多數失修,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住客流動性又大,在樓宇維修上是「一盤散沙」,以肇事大廈為例,多年來沒有進行維修,是附近最舊、最危險的樓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