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來港出席青年座談會時的一席話(本報有全文報道),不知現場的年輕人有何感受,我這個老青則十分感動,深深覺得中、小學老師都應該給學生解讀,甚至應該收錄在教科書裡,成為學習的一課。
香港年輕人很少有這樣的機會,獲得這樣全面的公開教導。講人生、教做人,好些年輕人甫開始已聽不入耳了,這些人只能在人生路上跌跌碰碰地學習,成功要比人遲;願聽牢記於心成為座右銘的,更早踏上成功的路。
一同起步的人,為何有些捷足先登,有等半途失落?我想最大的關鍵在於個人是否聽教、願意思考、肯奮力向上。
王光亞是位出色的外交官,閱人無數,面對的人生挑戰不少,他對香港年輕人的指引語重心長,是否得著視乎是否願意學。
他首先提醒大家要能吃苦,「人的一生不容易……誰吃的苦比別人多,誰下的工夫比別人大,誰就能成功。」說的是,哪有嬌生慣養的人可以有大成就?大家都生活在富裕的社會,接受同樣的教育,誰人可以跑出?肯定是那個肯奮勇發力衝前的一個。
他也叫大家要能吃虧,經得起挫折,受得起委屈。他認為人一生中肯定會遇到困難及麻煩,能在逆境中不抱怨,並把不平等的現象轉化成為社會責任感,建立起崇高的理想,致力達到理想,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他提議多往外走,放眼世界,便會看到不一樣的機會。他勉力香港的年輕人要把個人的奮鬥目標和國家及香港的發展事業聯繫在一起,這樣發展空間會更大,對自己的要求更高。
其實這點很重要,許多香港年輕人感到迷失,因為只著眼個人,卻沒有身份定位,這是一般香港人的問題。肯定自己是香港人,是中國人,肯定自己與出生地及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人生目標便顯得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