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有了數碼攝影機,誰都可以做得報料記者,什麼人在大庭廣眾地方,做了什麼見不得光的事,給人鏡頭拍攝後發佈到網上,第一時間就醜事傳千里。
有人看不順眼,萬一留言過火,就成了所謂「網上欺凌」:
遲到躝地的「機場大嬸」;理虧氣壯的「招積女顧客」;霸位不讓座的「巴士小男生」;公園的「罵粗惡童」;滅絕人性的「虐貓狂徒」……點擊率動輒飆升逾萬,除了惹來唾罵,有人甚至還發揮狗仔功能,傾盡全力為負面人物姓名地址職業身份大起底,後者,便是過分的欺凌。
揭發當事人個人資料,涉及私隱,的確很不應該,尤其是對求學中的小男生,未免苛刻了一點。可是言論上合理的譴責,總不見得錯在什麼地方,類似(巴士霸位)這樣的「九十後」也實在太多了,這些小子一旦欠缺家庭教養,學校管不到而又不敢管,很容易就會成為社會盲目鼓吹「性格自由發展」的怪物,家長老師對子弟自由發展出的劣跡劣行,無能為力監管,索性交由社會大眾教訓一下,未嘗不是好事。
當頭棒喝也算功德無量,一時得意的負面人物,有悟性/有人性的,知錯能改,網民還間接對社會作了莫大貢獻。以前的父母十分重視易子而教,現在有那麼多「義務父母」,不正是有子不教或者有子懶教的父母之福?有人幫你教好兒女,真是謝天謝地,要不然這些小魔怪有天虐待到自己,搥胸氹肺,到時恨不生塊叉燒,也沒有人可憐。
再說,小小幾句逆耳忠言,學者社工緊張到擔心傷害脆弱心靈,也袒護得過了頭,只要不是欺凌,網上懲教,其實真是教育制度崩潰下,冥冥中「上天」借助科技重新培植德育的工具,絕對是正能量。即如近日網上傳播狂拍巴士車尾強拉車門登車,險些危及乘客安全那個惡漢,要不是自幼有失教養,就不致一把年紀給人精神掌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