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每年七月一日,行政長官公布授勳名單,俗稱「派餅仔」。從授勳人士的背景及所作哪方面貢獻,無疑可看到行政長官的愛好取捨。是否實至名歸,社會反應當然不一。然而,當局必然有其表彰理由。今年獲大紫荊勳章者比去年少,或許行政長官及評審委員們提高了標準尺度吧。
自八十年代中英會議過渡時期,以至回歸十四年以來,本身是專業人士的梁振英,在當年仍是年輕人,便積極參與香港政治和社會事務了。最難得的是,他有機會獲中央垂青,給予鍛煉機會,他獲委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及多個公職,現時是全國政協常委哩。他同時獲香港首屆特區行政長官器重,委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接著是第二屆、第三屆行政會議召集人至今。用「長期參與公共服務、表現卓越」,致力推動「一國兩制」的落實,建樹良多的授勳評語,相信必獲廣大市民所認同。
從以往十多年來的大紫荊勳章獲得者之年齡看來,或許因服務社會建功績需要歲月時間,記憶中勳賢的年齡多為古稀,至少是花甲以上。才過半個世紀的梁振英便已加入了「大紫荊勳賢」之家了,未來的仕途正是一片光明,將會站在新的起點上,前途無限。成就梁振英今日的光輝,其實正是體現香港這個公平社會的典範。
梁振英出身警察之家,童年生活正處於香港經濟未起飛之年代。好學勤奮的他,為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而努力學習。他課餘還要幫媽媽穿膠花等手作助家計。相信他的人生里程和艱苦奮鬥的經歷,有助於他熟悉了解民困、民情,有助他在行政會議獻計「以民為本」制定政策。事實上在過去一大段時間,梁振英走進群眾,特別是走進青年學生中,聆聽他們的需要、他們的訴求。認識梁振英已數十年,喜見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政治智慧愈來愈成熟,愈有勁承擔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