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風入松」關張與廉價閱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風入松」書店。  網上圖片

文:馮 磊

 「風入松」書店關張的傳聞,似乎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記得2001年,我曾經到這家書店裡去蹭過書。所謂蹭書,無非是站著挑挑揀揀,找有興趣的書翻一翻,消磨時間罷了。因為囊中羞澀,也曾經不斷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弄髒了人家的書皮」。—一晃已經十年,回過頭來,想想最近幾年幾百塊幾百塊地下書單,覺得都是一種罪惡。

 書,非站著不能讀也。現在書卷如山,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初對書本、對書店的敬畏感了。

 好在,「風入松」書店眼下並非倒閉。來自《深圳商報》的消息稱,「風入松」因為經濟原因暫時關張,絕非倒閉。至於何時可以重新開門,經營者稱,「要在短期內找到文化環境、交通條件、房租成本均適合書店要求的場地,絕非易事」,由此來看,重新開張似乎是需要耐心等待了。

 2010年,赫赫有名的「第三極」書店的關張,也曾撥動過讀者的心弦。現在,「風入松」進入休眠狀態,作為讀者,感覺五味雜陳。一個城市,容不下曾經的文化地標,以將其趕走為能事,我想,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書店關門,並不意味著大家就從此不讀書了。實際上,最近幾年,當當、卓越和京東等幾家網店,書賣得都很不錯。今年6月18日,京東搞了一個買二百減一百的活動。據說18個小時裡就賣了2億元。除了京東,當當的買二百送二百禮券、卓越的買二百送一百購書券都曾經搞得風風火火。他們的熱銷,都是建立在廉價的基礎之上的。—以京東為例,一本書打了七折,然後再減去二分之一,一般都在四折左右了。這麼便宜的價格,自然應者如雲。6月18日晚,我自己也曾下單,買過一本日本小說家小泉八雲的《怪談》。——不為別的,圖便宜耳。

 實際上,我身邊的大多數朋友,現在都很少逛書店了。大家都在等待網店的打折。而且,大家似乎都不擔心等不到便宜貨,3.9折的《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6折左右的《近代史料筆記叢刊》,在實體書店裡,想都不要想。但在網上,只要願意守株待兔,很多時候都可以如願。所以,現在來看,實體書店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而且要降價、降價、再降價。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恐怕存活真的是個大問題了。

 實體書店的活路,或許也可以從網店裡去尋找啟示。現在當當、卓越財大氣粗,如果「風入松」們不能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取勝的可能性,那就太小了。北京「萬聖書園」,是劉蘇里先生的生意。「萬聖」也曾經搞過網絡郵購,究竟經營情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網絡郵購確實是一個了不得的手段。當當和卓越目前已能做到專門的物流配貨,現有狀態下的實體書店,又怎麼可能競爭得過他們?

 但我仍然希望有實體的書店可以留下來,不為別的,單單為站在書店裡捧讀的感覺。記憶裡那些放了假的孩子們,站在書架前盡享閱讀的樂趣,直覺真是書店的一種恩賜。

 實際上,網絡購書,也有自己的局限。一本新書,如果單單憑借別人的推薦,是難以知道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的。只有捧在手裡,細細翻看,才有真實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講,實體書店確實還有存在的必要。

 不僅如此,眼下網絡書店的集體打折,某種意義上也是有目的地在擊垮實體書店。當某一天,實體書店紛紛倒閉,網店的大鱷們會不會聯手提價?這種廉價的午餐能吃多久?

 有這樣的疑問,當然也不意味著非常悲觀。實際上,如果市場競爭充分,便宜書總是有的。我們斤斤計較的,或許還是自己早年書店捧讀的影子罷了。

 這是一個讀書的壞時代。但,確實是一個買書的好時代。廉價的閱讀,讓人樂趣無窮啊。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時代的回應:羅家倫對近代中國史的追求 (2011-07-09) (圖)
開卷有益:意念讓你心想事成 (2011-07-09)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7-09) (圖)
文化觀察:「風入松」關張與廉價閱讀 (2011-07-09) (圖)
更正: (2011-07-09)
歷史與空間:關於錢鍾書與郭沫若 (2011-07-06)
古今講台:人可以成星 (2011-07-06)
豆棚閒話:鼠與器 (2011-07-06)
亦有可聞:讀書的謙與虛 (2011-07-06)
詩情畫意:詩三首 (2011-07-06)
歷史與空間:科舉欠達人 (2011-07-05)
生活點滴:去看大海和草原 (2011-07-05)
來鴻:開不敗的月季花 (2011-07-05)
詞話詩說:偷生 (2011-07-05)
歷史與空間:漫談琴棋書畫 (2011-07-02) (圖)
來鴻:春日裡的過客 (2011-07-02)
文化觀察:「建黨偉業」是歷史的教科書 (2011-07-02)
文化觀察:讀梁文道的《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 (2011-07-02)
賀建黨90周年:蕭暉榮北京開個展 (2011-07-02)
歷史與空間:透明的生命 (2011-06-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