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離婚率懸殊的背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24]     我要評論

張衍榮

 一篇報道令我震驚!

 某權威媒體披露說,「80後」的離婚率竟高達30%!此即是說,「80後」每百人中,就有30人是離了婚的。這個比例,遠比其父輩,也就是我們這代人高。這裡的高,不只是高出幾個百分點,而是驚人的7.5倍,換成百分比,便是叫你瞠目的750%!遙想當年(1979年),我們30來歲時,離婚率為4%,可等到兒女們30來歲時,他們的離婚率竟要讓我們「高山仰止」了!

 山盟海誓應猶在,只是婚姻改;今非昨,人成各,「圍城」每見無常索……秦晉成仇,夫妻反目,往往就在一夜間,甚至彈指一揮間,是甚麼原因令孩子們的「家」如此脆弱不堪,形同豆腐渣呢?

 在社會嚴重關切,紛紛給出種種答案的同時,我困惑的是:為甚麼父子(母女)兩代的離婚率會如此懸殊?懸殊的背後又隱藏著甚麼呢?

 輾轉反側之際,往事浮上心頭。

 說來一言難盡,我們的婚戀多發生在七十年代,從戀愛到結婚,所遭受的種種限制,今天的年輕人難以想像。愛何人,何時愛,怎麼愛,決不是像今天這樣全由當事人說了算的!

 一是戀愛對象受限制。

 選擇戀愛對象,除受世俗的金錢、地位、城鄉這些一般性限制外,還因交通、信息原因,要受地域、時空制約。尤其荒唐的是,還要遭受政治背景,也就是家庭成份的限制。

 那時有個備受歧視的族群,官方呼為「可教育好子女」,其實就是所謂「五類分子」(地、富、反、壞、右)的孩子。由於他們在入黨、提幹、招工、參軍、上學等方面實際都是靠邊站的,因而在婚戀上也被迫成為「賤民」。而「根正苗紅」的我們,誰敢娶(嫁)她(他)們呢?

 在那樣一種畸形政治生態下,我們尋找戀愛對象時,首先得將這部分人剔除。你不剔除,爹娘不會答應;即使父母勉強同意了,組織上也會出來說話:你還要不要革命,要不要進步的?要革命,要進步,將來你的岳父母(或公婆)是「五類分子」,「政審」這一關你過得了嗎?你不在乎是不是?影響到爹媽兄弟姐妹,在乎不在乎?……除了「五類分子」子女,城市平民、小手工業者(獨勞)、中農這些「團結對象」的子女,也都是要打問號的。因此,我們只能「近親繁殖」,在所謂「紅五類」中自己找自己。

 至於那些「賤民」們,就更悲慘了,兄妹換親的有之,近親結婚的有之,終生打光棍的有之,被迫「高攀」嫁殘疾人的更有之!

 二是戀愛行為怕見光。

 這裡的「怕見光」是怕公開。一旦公開,就會有人當回事,甚至做文章。那時不僅強令晚婚晚戀,觀念上更是將戀愛行為政治化,不要說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這類舉動搞不得,就是「疑似」行為,比如拉拉手都得當心。否則,「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小資情調」、「低級趣味」之類的帽子,就會扣到頭上來了的。因此,沒有人敢像現在這樣明目張膽地幹,都是在地下偷偷進行,心中忐忑,神經緊張,心理受壓抑。

 三是戀愛前景顧慮重重。

 那時不要說甚麼「跨國戀」了,就是跨省、跨地區,甚至跨縣戀,都要忍受夫妻兩地分居,個中痛苦自不待言。那時工作調動、戶口遷移,誇張一點說,不比登天容易。有句口號叫做「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旦「搬」定,再想挪一挪,就是奢望;如果以解決夫妻兩地分居為由提出工作調動,那就無異於恬不知恥了,誰敢開那個口啊!因此,許多青梅竹馬本可結為夫婦的青年男女,只好長痛不如短痛,灑淚分手。我中學時代的一位校友,就是因為工作跨縣而被迫同女友分手的。而秦觀的名詞《鵲橋仙》格外受寵,像「最高指示」樣被廣為宣傳,「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很多戀人啼笑皆非的「座右銘」。

 此外,還有諸如老人贍養、後代教育、家庭責任、幫扶義務等等一大堆不得不考慮的「拖累」左右著我們。

 無論主觀意願,還是客觀環境,我們的手腳幾乎都被那種「婚戀文化」捆死了。我們的婚戀不是包辦,卻勝似包辦,包辦者便是那個時代。

 按說,這種「兩情」明顯帶有先天不足等時代烙印的婚姻,是經不起風浪的。可是,改革開放之初,「拆籠放雀」呼聲如潮,即使在那樣一種情勢下,我們的婚姻也並未出現大面積「塌方」,離婚率不過區區4%!

 那麼原因何在呢?有人說,是輿論不容,手續複雜。誠然,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清楚婚姻其實更意味著一份承諾,一種責任,決不僅僅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還關乎父母、兒女等。一旦「突圍」,就會在情感、心理、心靈上對親人造成傷害,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只顧自己。同時,我們還知道婚姻雖是人生大事,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人生的一切。我們活著,不單是為自己,更不是只圖個人享樂,還有「責任重於泰山」。

 我們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利國利民利他人」的傳統文化教育和當年與之相一致的社會價值取向所造就。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家國情懷、匹夫責任、憂患意識等等,幾乎沒一樣不在我們靈魂深處扎根。因此,婚姻問題,用俗話說,我們拿得起,放得下。

 而「80後」的婚戀,無論思想觀念、社會輿論,還是國家政策、經濟條件,沒哪一條不是大大優於父輩的。別說「包辦」,就是「拖累」,也幾乎鮮有了。他們只需考慮愛與不愛,其他皆微不足道,「年齡不是問題,高矮不是距離……」可以這麼說,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享有「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一代。

 可誰知,婚姻基礎迥然有異的兩代人,竟然會在離婚率上乾坤大顛倒!

 說到這裡,明眼人或許早已看出,婚姻在兩代人眼中,其實是不一樣的:在父母眼中,婚姻是「責任重於泰山」的十字架;在兒女眼中,婚姻不過是個臨時性的破驛站,以「爽」與「不爽」為取捨。說白了,就是個旅館、飯舖、澡堂子,甚至是一張床!高興了,多呆會兒,膩歪了,拜拜。

 很明顯,兩代人的根本差別,並不在於是不是獨生子女,更不在於會不會幹家務,有沒有包容性,而在於態度,在於責任心強烈與否。

 能夠說明這一點的現象隨處可見,請看:

 他們在電視上熱熱鬧鬧徵婚時,可曾有人提到過自己肩上那份無可推卸的責任?

 他們雖然結婚了,成家了,可有多少人是身心皆在曹營的?

 他們在家中「熱暴力」或「冷暴力」的時候,考慮過其他人的感受嗎?

 他們「不爽」了,要離婚了,問過父母的意見嗎?

 物價如此瘋漲,爹娘的退休金還夠不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們問過父母(公婆)嗎?

 他們在「崽賣爺田」時,心疼過嗎?……

 「80後」,這些本質不壞的孩子們,為甚麼缺乏強烈的責任心?

 其實問題清楚得很,除開主觀原因外,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於一個知行相脫節,相扭曲,相分裂的時代。瘋狂的拜金主義無孔不入,窒息良知,污染靈魂,墮落情操。

 利益至上,物慾橫流,信仰倒退,道德淪喪,人心不古,文化多元,生活在如此一個時代,思想免疫力原本就不高的孩子們,你叫他如何能擔負起責任?

 當社會為挽救「80後」婚姻殫精竭慮,開出種種「法單」的時候,愚以為當務之急還不是救婚,而是救心!因為誰都清楚,今日之「80後」,便是明日之中華民族啊!我們決不能讓這個曾經滄海,好不容易贏得全世界尊重的偉大民族,精神基因發生變異!

相關新聞
百家廊:離婚率懸殊的背後 (2011-08-24)
翠袖乾坤:劉家昌反富二代教仔法 (2011-08-24)
天言知玄:股壇的神級先知 (2011-08-24)
琴台客聚:召喚那逝去的精神 (2011-08-24)
隨想國:閒談序言 (2011-08-24)
路地觀察:上網看電影 (2011-08-24)
百家廊:幸福是一朵人造花 (2011-08-23) (圖)
翠袖乾坤:海嘯價買日本屋 (2011-08-23)
海闊天空:紅瓦綠樹老房子 (2011-08-23)
琴台客聚:東方鐵達尼號 (2011-08-23) (圖)
生活語絲:有心無力 (2011-08-23)
思旋天地:大禮包 (2011-08-23)
詩幻留形:香港粵語片研究會與香港文化 (2011-08-23)
百家廊:赴港生子冷思考 (2011-08-22) (圖)
翠袖乾坤:快樂在哪裡? (2011-08-22)
跳出框框:灣仔快樂人 (2011-08-22)
琴台客聚:狗「hea」屎 (2011-08-22)
杜亦有道:半途出家 (2011-08-22)
思旋天地:友好共榮 (2011-08-22)
閒情秘語:女兒紅 (2011-08-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