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六生黃金燕考慮到內地升學,旁為同學施偉鴻。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福建中學(小西灣)中六生黃金燕明年將參與首屆文憑試,但她坦言,對部分學科如英文及通識科信心不大,內地升學可為她提供另一出路。她表示,雖然港校已列出4個必修科「3322」的最低要求,但一般估計實際收生成績必定更高,甚至英文科可能要4級才有保障;相反內地高校有關方面彈性較大,對有意讀醫科的她是不俗選擇。
於廣州出生的金燕中一時來港,她表示,文憑試始終是全新考試,特別是較欠把握的英文及通識科,難保不會失手,「如未達港校要求,我亦不想留港讀副學位,始終學費不便宜,而且銜接大學亦不容易。」她又表示,自己一直心儀醫科,廣州暨南大學是其目標之一,可望受惠於明年的「免試」措施,「如要確保本地升大學,英文或要4級,但內地大學彈性較大,現在更可免卻花一年時間準備聯招試,將會更便利。」
同校中六的施偉鴻則表示,有意到內地大學修讀歷史,認為內地的史料更豐富,「曾在網上看到內地教授歷史很生動,加上不少重要史事均發生於內地,資料相信更整全。」他又認為,內地高校認可文憑試,對不少港生都應更有利,「現時的港澳台聯招試,聽聞數學科程度對港生來說頗深,如能改用文憑試成績,相信更容易入到心儀學科。」他指自己認識不少於內地就讀的大學生,不擔心適應問題,更希望畢業後有機會於內地工作,日後可從事考古學相關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