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家庭醫生盧尚禮被質疑未能勝任手術「第一助手」。香港文匯報記者曾偉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泌尿科專科醫生司徒耀桂與家庭醫生盧尚禮於2007年為直腸癌病人進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時,未能徹底清除腫瘤,病人術後1個月內,需再接受8次化療和27次電療,並須永久使用人工造口排洩,被病人控告專業失德,醫務委員會昨日聆訊有關案件。控方專家證人提出多項質疑,批評司徒耀桂以家庭醫生協助進行該項重大手術,採用不夠精細的儀器導致腫瘤未能完全清除,而盧尚禮則於手術後未有即時將病人轉介至腫瘤科。
病翁須人工造口排洩
司徒耀桂及盧尚禮在2007年9月,於聖德肋撒醫院為70多歲病人嚴崑山進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但術後直腸無法接駁肛門,須永久使用人工造口排洩,病人因此失去信心,並患上抑鬱症。而且病人於術後發現肛門有液體分泌排出,遂到公立醫院求醫,發現腫瘤未有完全移除。
控方專家證人、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顧問醫生李奉儀昨日在聆訊上指出,該項手術是「超大型手術」,死亡率比一般手術高,而滲漏風險亦較大,公立醫院需由專責團隊處理有關手術。李奉儀質疑盧尚禮只是家庭醫生,並不是協助主診醫生的最佳人選,她認為司徒耀桂應選用結腸專家作為助手。
李奉儀作供時批評,盧尚禮知道手術未有完全清除腫瘤,但沒有即時將病人轉介至腫瘤科醫生,延遲病人診治時間。而司徒耀桂進行手術時,發現腫瘤下方與肛門距離過近,但未有改用更精細的儀器切除腫瘤,令腫瘤殘留在切口邊緣。
李奉儀續批評,司徒耀桂術前只花20分鐘向病人解釋手術風險,但病人70多歲,需詳細解釋手術性質、死亡率、其他治療方案和康復計劃等,需時最少40分鐘,批評司徒耀桂處理粗疏,又質疑司徒耀桂的手術報告過分簡單,部分重要的步驟均沒有紀錄,使日後「接手」的醫生無法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