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各界暢談中央挺港:排除干擾 盡快發揮中央惠港措施效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孫西

楊孫西 全國政協常委

 上月中,李克強副總理在港宣布36條「惠港措施」,涉及經貿、金融、民生社會、旅遊業、粵港澳合作等方面。中央再度於香港面對外圍經濟波動衝擊之時推出系列「惠港措施」,猶如「及時雨」,相信香港社會將更有信心走出目前由美債、歐債所引發的經濟困境。香港社會各界應排除干擾,盡快把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銜接好及落實好,務求盡快發揮這些措施的效用。

中央「惠港措施」猶如「及時雨」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香港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自由港的戰略地位,充當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商品流通的中轉站,見證著中國發展成為貿易大國、貿易強國。在國家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自身也得以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腹地,實現從傳統製造業向服務型和知識型經濟的轉型,並逐步奠定了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物流中心的地位。

 當前,中國正處於新的歷史起點,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未來的發展將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全力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這個形勢下,香港應當站高望遠,認真全面地審視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進一步鞏固既有的優勢,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在內地發展大潮中揚帆前進,尋找機遇,準確定位。既要牢牢把握國家崛起所帶來的機遇,謀求自身進一步發展,又要配合國家的戰略部署,發揮香港獨特的作用,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確認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國際資本投資內地的窗口,也是內地企業最主要的境外集資基地。目前,香港的投資佔內地實際利用外資的40%左右,單是珠三角一帶就有數萬家港資企業。港商在內地投資和經營,帶來了市場經濟的理念和現代企業的管理經驗,為內地改革開放和逐步建立、完善市場機制,提供了值得參考的經驗和模式。中央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36條政策措施,涵蓋了6大方面,其中,支持香港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一系列措施,不單是為了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是為了國家的需要,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具有「互利雙贏」的性質。

 溫家寶總理曾說過:在「十二五」規劃當中,我們特別強調要使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的結算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事實上,這些年我們在金融上的改革都首先在香港先行先試,比如人民幣在香港的存款已經超過3,000億。國務院副經理李克強訪港期間,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的結算中心,並送上一籃子放寬措施,即時釋除香港金融界所有疑慮。專家認為,這傳遞了在香港確立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地位的強烈訊息,有關放寬措施將有助擴大本港人民幣資金流出、流入循環機制的深度和廣度,包括推出RQFII(人民幣境外及格機構投資者方式)、人民幣FDI(外商直接投資)、國債在港發行的長期制度安排、允許內地企業來港發人債等。

擴大「CEPA」受惠面

 2003年6月,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在世貿組織原則的基礎上,簽訂了《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第一階段的協議(簡稱「CEPA I」),374個稅目的港製產品,只要符合有關的原產地標準,就可以豁免關稅進口中國。

 此外,內地同意向「香港公司」開放18個服務領域,其中包括與製造業關係密切的分銷業和物流運輸業。《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是一個活的協議,兩地政府將以「循序漸進」方式,增加市場開放措施。由於CEPA是建立於香港與內地頻密的經貿往來上,又是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與另一世貿成員簽訂的第一份自由貿易協議,對內地和香港的意義和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李克強副總理公布的一系列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措施中,宣布擴大CEPA受惠面,在「十二五」實現內地和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全面向香港服務業開放巿場,對香港是一個極大的商機。目前內地經濟總量雖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未來五年內地服務業的大發展,將為兩地服務業合作提供廣闊舞台。深化服務業合作,不僅有利於內地和香港的共同發展,打造新的增長點,而且能夠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在區域和全球競爭中贏得市場,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就中央提升對香港服務貿易的開放水平,通過CEPA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曾蔭權表示,有關措施能夠支持香港,推動國家經濟,雙方定期闡述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進度,並會於稍後與商務部跟進建議。曾蔭權表示爭取於今年內簽署CEPA補充協議8,進一步深化及推動香港和廣東省「先行先試」。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反對派借保安爭議狙擊警隊用心險惡 (2011-09-02)
廿四味:《蘋果》造謠 佛都有火 (2011-09-02)
各界暢談中央挺港:排除干擾 盡快發揮中央惠港措施效用 (2011-09-02) (圖)
珍惜李克強訪港成果 (2011-09-02)
推國策成樞紐 第三跑道不應拖延 (2011-09-02)
為跨境學童簽發羅湖道禁區通行證正面睇 (2011-09-02)
為理明言:政府請認真考慮增建公屋及復建居屋 (2011-09-02)
豈能否定政要出席大學活動 (2011-09-02)
縱論香港:反對派將安保政治化 與港人福祉為敵 (2011-09-01)
各界暢談中央挺港:抓住發展機遇 續寫新的傳奇 (2011-09-01) (圖)
興建第三條跑道刻不容緩 (2011-09-01)
拜登訪華成果知多少? (2011-09-01)
蔡英文參選的三大困局 (2011-09-01)
政經多面體:對「失望景點」評選不必太認真 (2011-09-01)
志強時評:中央支持香港教育文化 青年人受惠最多 (2011-08-31)
廿四味:《蘋果日報》力捧「西藏國」球衣為哪般? (2011-08-31)
感化VS教化:談中華文化與國民教育 (2011-08-31)
東張西望:「九二共識」靈魂就是一個中國 (2011-08-31)
內地升學 拓寬眼界 促進交流 (2011-08-31)
野田佳彥拜相贏在「小澤魔咒」 (2011-08-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