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榮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
對中小學生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無論在課堂內外,慈母(中華文化)都應起主導作用,而嚴父(國民教育)只會在課堂上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可能有人會質疑,國民教育的教化功能被淡化的話,中小學生不就很難對國家產生認同嗎?我認為不然,對國家的認同感並不是被教出來的,而是經感化後油然而生的。真正成功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須由課堂內外的共同作用,它是「感化」唱主角、「教化」當配角的過程。
中華文化與國民教育有何關係?甚少見到媒體或學界討論這個議題。如果以雙親作喻,「國民教育」就如嚴父的形象,他總有那麼多的家國理念傳授給你,讓你謹記他的教誨做一個愛國的人;而「中華文化」則扮演著慈母的角色,她不會有那麼多的教化,而總是默默地用文化藝術感化著你,讓你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國」這兩個字的分量。
「感化」應多於「教化」功能
而今日香港的中小學生,就是這對父母所養育的孩子,只有這對父母協作配合得好,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成功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我認為慈母(中華文化)要唱主角,而嚴父(國民教育)應成為配角,從而達到情理兼融的境界。課堂上,「感化」應多於「教化」功能,明智的老師應從文學、藝術、歷史等多角度帶領學生體驗中華文化之美,而體制、政治等抽象概念則最好只作為常識來普及。
慈母(中華文化)不僅在課堂上滋養著中小學生,她在課外活動中也顯得尤其重要。學校為了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常組織他們去博物館、藝術館等地參觀傳統書畫、金石文物展,從現實情況看,這些展覽很多並不符合當下中小學生的審美趣味,已是常客的他們經常走馬觀花,久而久之這些展覽成了他們眼中的教條。
事實證明中華文化可以以生動活潑的形象示人,去年11月於本港展出的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吸引100多萬人次觀看,包括大量的中小學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動態的中國畫,不禁被宋代孩童在虹橋旁與小豬追逐、船隻桅杆碰到岸邊眾人慌忙拉扯等情境逗樂。「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也是個鮮活的例子,賽龍舟習俗自古有之,但在國際城市香港,卻巧妙地以「國際邀請賽」的形式出現,每年的賽事吸引了來自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國的龍舟隊參加,不同膚色的朋友齊賽龍舟,多了層文化交流的意味,極具視聽之樂,這是傳統端午節目所無法觸及的高度。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功夫在課內,更在課外。慈母(中華文化)應一改其含蓄凝重的老婦人形象,用現代化的理念使自己變得生動活潑,這樣才會消除與中小學生之間的代溝。
中華文化應起主導作用
與此同時,教育局、中小學、乃至我們這類文化社團都應反思一個問題:當我們為中小學生準備文化節目時,是否過於強調學術性、藝術性等成人化價值,從而忽略了他們心靈上的感受,於是在我們看來所謂大師級的書畫作品,在他們看來其實只是教條而已。如何抓住中華文化的精髓,用創新的方式策劃出中小學生真正喜愛的文化活動,則亟待教育及文化工作者付諸行動,之前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的《墨池》演出節目—書法.音樂.詩就是個成功案例。
顯然,對中小學生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無論在課堂內外,慈母(中華文化)都應起主導作用,而嚴父(國民教育)只會在課堂上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可能有人會質疑,國民教育的教化功能被淡化的話,中小學生不就很難對國家產生認同嗎?我認為不然,對國家的認同感並不是被教出來的,而是經感化後油然而生的。
真正成功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須由課堂內外的共同作用,它是「感化」唱主角、「教化」當配角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