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不平凡的成長經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卓別林《摩登時代》劇照。

 卓別林生於1889年,自小在貧民區生活,他的父母都是藝人,父親早亡,母親成為其啟蒙導師。卓別林受母親啟發甚深,他指出:「母親是我所見過的演員中表情最豐富的一個,在觀察她的時候,我不僅學到了怎麼用手和面部來表達感情,同時也學到了研究人物的方法,母親在研究人物方面是一個天才。」母親對卓別林的影響不僅限於語言表情及肢體動作,卓別林喜劇生涯的開端亦源於其母,母親在舞台上演出時嗓子突然啞了,5歲的卓別林被推到台上頂替母親演出,他的演出精彩絕倫,說話妙語如珠,觀眾被逗得捧腹大笑。隨後十多年,他飄泊流離,在1912年隨同卡爾諾默劇劇團進入美國,並拍攝了大量短片,真正讓卓別林成名的角色是流浪漢「夏爾洛」。當時電影發展尚未成熟,但卓別林以精湛的默劇技巧賦予角色生命力,使「夏爾洛」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

 他在1918年成立製作公司,並拍攝了多部巨作,如短劇《狗的生活》、《發餉日》,長作《從軍記》、《朝聖》,無聲電影《城市之光》、《摩登時代》等。《摩登時代》雖然是一齣無聲電影,但實際上包含了聲音,如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卓別林以此幫助不習慣看無聲電影的觀眾來熟悉無聲電影中那些聽不到的對話,此後他便轉向有聲電影製作。

深入民心的流浪漢形象

 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威尼斯賽車記》中,雖然角色沒有持手杖,但很明顯是夏爾洛的雛形。完整的流浪漢形象出現在《陣雨之間》,那個頭戴圓頂硬禮帽、身穿窄禮服、腳蹬大皮鞋、留著一撇小鬍子、手持一根竹拐杖的流浪漢,內心卻是一個紳士,外表與內心的矛盾使夏爾洛這個角色介乎文明與野性間,符合都市人複雜的情感。

 看似紳士的都市流浪漢之所以一鳴驚人,深受大眾歡迎,最主要是他其反映了當時英國人各式各樣的面貌,卓別林說:「夏爾洛是我住在倫敦時所看到的英國人的綜合體。」他亦是卓別林孩提時代及青春時代經常接觸的低下階層人物的原形。角色造型可謂別開生面,卓別林指當中內有乾坤。「夏爾洛的小鬍子象徵他的虛榮心,那條又皺又爛的長褲正正是人們行為可笑及舉止笨拙的最佳寫照,而手上的拐杖則令我被大眾認識,我發揮拐杖的喜劇效果,時常拿它勾住人家的腿和肩膀,觀眾放聲大笑,」卓別林說。

 評論者指出卓別林在夏爾洛身上傾注了自己所有心血及藝術才華,而夏爾洛的造型、道具又為卓別林增添創作靈感,只要他化好妝、手杖一揮,奇思妙想滿溢頭腦。對於這個相輔相成、各取所需的角色,他表示:「我本是一個默劇家,動一動眉毛比說50個字更能表達感情。」眉毛一動,卓別林為夏爾洛注入生命力,使之不只是一個流浪漢,更是一個詩人、紳士、夢想家,面貌多姿多采,叫人不得不驚歎卓別林那爐火純青的默劇技巧。

眼淚與笑聲交融

 卓別林擅於以人道主義者的眼睛去觀察、剖析現實生活,進而通過影片去批判現實,因此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笑中帶淚」及「淚中帶笑」。卓別林表示:「我有本事既勾出眼淚,又引起笑淚。」夏爾洛這個帶有普遍意義而又獨具個性的人物不但是卓別林的化身,更是英國人的縮影,他帶給人們的便是辛酸、含淚的笑。

 做到笑與淚交融的關鍵在於卓別林喜歡研究人,他指出他的眼睛和腦袋總會注意一切能在影片中用得上的東西。「我研究人,因為假如我不了解他們,我在這行也做不了甚麼,一句話,對人的認識就是成功的基本因素。」卓別林的電影往往將其對人的觀察融入影片中,使影片或多或少帶有批判的意味,透過諷刺帶出影片背後的可悲,而悲中又帶笑。

相關新聞
如果卓別林遇上憨豆 (2011-10-13) (圖)
不平凡的成長經歷 (2011-10-13) (圖)
一次巧合帶來改變 (2011-10-13) (圖)
小結:不一樣的本質 (2011-10-13)
讀書就是求分數?學生補習成「瘋潮」 (2011-10-06) (圖)
補習風源於中國?! (2011-10-06) (圖)
奇招壓制補習社 (2011-10-06) (圖)
解構建築大師Frank Owen Gehry (2011-09-29) (圖)
在香港尋找大師蹤影 (2011-09-29) (圖)
解構解構主義建築 (2011-09-29) (圖)
不斷突破 設計千奇百怪 (2011-09-29) (圖)
蓋瑞設計的傢具之一 (2011-09-29) (圖)
Opus Hong Kong的設計草圖 (2011-09-29) (圖)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2011-09-29) (圖)
「無界為界」展覽 (2011-09-29)
離鄉遷家是平常事 全球移民熱不退 (2011-09-22) (圖)
華人逐漸回流 (2011-09-22) (圖)
全球十大最受華人歡迎地方 (2011-09-22)
你今天團購了嗎? 新消費模式熱爆全球 (2011-09-15) (圖)
團購概念其來有自 (2011-09-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