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小結:不一樣的本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3]     我要評論

 說艾金森是現代的卓別林或許言過其實,畢竟兩者揣摩角色、演繹角色的方法並不一樣,但不可否認憨豆先生與夏爾洛有其相似之處。卓別林一生有一半時間處於無聲電影的年代,夏爾洛正正是無聲電影下的產物,不利用言語,純粹以肢體動作、表情吸引觀眾,角色內外的反差帶來喜劇的效果。艾金森演繹的憨豆先生是近代產物,與夏爾洛相似,憨豆的世界亦沒有語言,也只能在面部及肢體間呈現角色的風采。

 但憨豆的情感比夏爾洛誇張,夏爾洛是披著流浪漢面具的紳士,而憨豆則是冠著紳士外表的野人,兩個角色的差矩亦反映出卓別林與艾金森對喜劇有不同見解,以至詮釋方法亦不一樣。卓別林是透過角色來譏諷世界,以反思社會背後之不合理,因此其作品總是「悲中帶喜,喜中帶悲」。憨豆的喜感則源自其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以滑稽、小丑的形象強調其可笑,憨豆先生某程度是人們內心被壓抑了的影子。

 卓別林與艾金森同是英國人,演出的角色或多或少都帶有英式的幽默,兩位都堪稱喜劇大師。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香港喜劇界亦人才輩出,前有周星馳的「無厘頭」演出、黃子華的「棟篤笑」虜獲觀眾歡心,後有王祖藍等人傾盡全力「搞爛gap」逗得觀眾哄堂大笑,喜劇表演難以回到過去,以無聲勝有聲,卓別林、艾金森「大師」之名絕非空穴來風。

 在歡笑過後不要忘記喜劇演員的努力,因為他們為大眾帶來歡愉之餘,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才能於舞台上屹立不倒。

相關新聞
如果卓別林遇上憨豆 (2011-10-13) (圖)
不平凡的成長經歷 (2011-10-13) (圖)
一次巧合帶來改變 (2011-10-13) (圖)
小結:不一樣的本質 (2011-10-13)
讀書就是求分數?學生補習成「瘋潮」 (2011-10-06) (圖)
補習風源於中國?! (2011-10-06) (圖)
奇招壓制補習社 (2011-10-06) (圖)
解構建築大師Frank Owen Gehry (2011-09-29) (圖)
在香港尋找大師蹤影 (2011-09-29) (圖)
解構解構主義建築 (2011-09-29) (圖)
不斷突破 設計千奇百怪 (2011-09-29) (圖)
蓋瑞設計的傢具之一 (2011-09-29) (圖)
Opus Hong Kong的設計草圖 (2011-09-29) (圖)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2011-09-29) (圖)
「無界為界」展覽 (2011-09-29)
離鄉遷家是平常事 全球移民熱不退 (2011-09-22) (圖)
華人逐漸回流 (2011-09-22) (圖)
全球十大最受華人歡迎地方 (2011-09-22)
你今天團購了嗎? 新消費模式熱爆全球 (2011-09-15) (圖)
團購概念其來有自 (2011-09-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