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跳出框框:在家產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7]     我要評論

蒙妮卡

 電影《秋菊打官司》裡,鞏俐飾演的村婦秋菊,懷著身孕到處奔波,將頑固的村長告上法院。在漫天風雪的晚上,秋菊難產,村長推著木板車冒寒將她送醫院。秋菊感激村長,官司不再提了。

 醫院產子,醫療設備先進,安全可靠,連居住中國西北部落後山區的秋菊和村長,都知道這個道理。偏偏在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美國,愈來愈多婦女拒絕赴醫院生產。

 據美國疾病防預中心最新調查指出,從二○○四年至二○○八年之間,在家產子的婦女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其中以黑人和西班牙裔婦女佔大部分。

 據說,她們都受了美國電視健康頻道紀錄片《嬰兒之家》(House of Babies)的影響。這個長壽節目,由二○○五年至二○○九年間深受歡迎,內容經常介紹在家產子的種種優點。

 在家產子,環境舒適氣氛輕鬆;可以隨意走動,聆聽柔和音樂減壓;可以跪在浴缸選擇水中生產,也可以坐在廁板上呼氣。據專家說,最佳的生產姿勢是坐廁板,容易呼氣。怪不得上一輩人形容那些多仔婆,生仔猶如「放一個屁」。

 美國的調查報告建議,在家產子的孕婦,應該聘請合資格的接生婆(註冊護士)從旁協助。目前全美約有一千七百名接生婆執業,她們出診時,要配備氧氣罩等醫療設備。

 選擇在家產子的孕婦,除了受到上述電視節目的影響外,更是為了避免剖腹生產。美國醫院流行剖腹產子,部分地方的剖腹比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在家產子的另一個原因是經濟問題。想不到美國經濟衰退,連生仔都要精打細算。據統計,如果孕婦沒有買醫療保險,醫院生產收費約一萬美元;聘請接生婆在家產子,則花費三千美元。

 生不逢時,注定要冒險。

 當然有例外。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亦出現過在家產子的高峰期;那是嬉皮士和反文化傳統的年代,同樣注定了要冒險。

相關新聞
百家廊:合唱團選秀記 (2011-10-17) (圖)
翠袖乾坤:幸福不掛u (2011-10-17)
跳出框框:在家產子 (2011-10-17)
琴台客聚:約會幾代說書人 (2011-10-17)
杜亦有道:兩通電話 (2011-10-17)
思旋天地:「繼往開來」 (2011-10-17)
網人網事:iSad (2011-10-17)
百家廊:石榴的節日 (2011-10-14)
翠袖乾坤:薰衣草 (2011-10-14)
古今談:天宮有自主新科技 中國有望拿諾獎 (2011-10-14)
琴台客聚:在電線杆上曬太陽的甲蟲 (2011-10-14)
生活語絲:看報與讀書 (2011-10-14)
一網打盡:次貨家電製造垃圾 (2011-10-14)
獨家風景:中國電影與你一年一度的約定 (2011-10-14)
百家廊:為了寫作和思想的人生 (2011-10-13)
翠袖乾坤:貧與貧 富與富也懸殊 (2011-10-13)
海闊天空:尊敬長者的民族 (2011-10-13)
琴台客聚:垂涎美色 (2011-10-13)
杜亦有道:醉蟹之最 (2011-10-13)
隨想國:鹽城 (2011-10-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