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第四十屆藝術節記招上嘉賓濟濟一堂。
將於2012年1月28日展開的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之節目已作好統籌,藝術節協會特別於十月三日舉行事先張揚記者招待會,公佈為期四十五天的節目概要,各相關的本港表演藝術家均出席為傳媒解畫。於藝術節中為觀眾呈獻的粵劇項目,選擇五十年代在廣州盛行的多齣名劇,包括長劇《搜書院》及四個折子戲︰《鳳儀亭》、《打麵缸》、《二堂放子》和《水淹七軍》。
這五個長短劇,是大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戲曲改革活動中,推陳出新,百花齊放的作品。當時廣東粵劇界台前幕後的優秀人才集合起來,整理及編排傳統劇目及推出不少新劇,其中《搜書院》由香港觀眾熟悉的紅伶馬師曾及紅線女主演,劇中紅線女扮演的翠蓮主唱的《柴房自嘆》更是唱紅多時的子喉獨唱曲。
港人把粵劇傳揚海外
不過,香港於回歸祖國之前,近五十年來香港粵劇偏安於本地,粵劇的發展和內地的情形不盡相同,我們既有任白唐滌生的名劇,也有大龍鳳劇團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群戲,而林家聲、雛鳳鳴、羅家英、李寶瑩為市場也提供不少類別的粵劇,這些劇目主導了市場,觀眾較少機會看到內地改革的經典作品。
雖然近年內地粵劇團來港演出的頻率較之前多,但他們仍在摸索香港觀眾的口味,否則就是以出國演出回國匯報的形式來港演出,沒有刻意帶來值得他們驕傲、確在粵劇改革上發過熱和光的戲劇,未免對不起曾在那段時光為粵劇出過不少力的戲劇前輩。
事實,近五十年香港人把粵劇粵曲傳揚到世界不少角落,同時香港康文署,藝術節每年都有不少有關戲劇的演出,吸引很多海外觀眾專程來港看戲,香港發揚及中介粵劇的地位是被肯定的,所以2009年粵港澳三地申遺成功,粵劇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演員舞台經驗豐富
今次,香港藝術節揀選曾在內地粵劇界綻放姿彩的幾齣戲,並且邀請本港老倌演繹,其實香港紅伶都有演過這些戲,但有人未必依內地足本去演,而今次演出藝術節,據出席記招的阮兆輝指出︰「香港演員的舞台演繹其實是粵劇最傳統的方式,而今次藝術節邀請的演員,大都是舞台經驗豐富的,尤其是傳統戲如《鳳儀亭》、《二堂放子》等劇也常演,所以必可期望達到兩地演藝交融的效果。」
至於演出的日期,是訂在2012年2月18日至21日,其中18及19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上演《搜書院》,20及21日則在葵青劇院上演《折子戲專場》。演員分配方面,可以說是陣容龐大,《搜書院》由尤聲普、尹飛燕、龍貫天、阮兆輝、任冰兒、廖國森、陳嘉鳴、王潔清合演。折子戲︰《鳳儀亭》由龍貫天、陳詠儀、梁煒康合演;《打麵缸》由尤聲普、徐月明、何偉凌、呂洪廣及文寶森合演;《二堂放子》由阮兆輝、南鳳、郭俊聲及李麗霞合演;《水淹七軍》由羅家英、藍天佑、梁煒康、黎耀威及蔡之葳合演。
統籌鄧拱璧稱今次的舞台音樂伴奏當然是由本港粵劇一把手擊樂領導高潤權和音樂領導高潤鴻擔任,而武術指導是韓燕明。門票已開始預訂,並在2011年12月3日起公開發售,今年廣東省觀眾可通過藝術節與購票通合作的「票到付款」服務,其他省份的中國觀眾則可使用全新的「跨境送票」服務,以信用卡訂票。 文︰岑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