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此書讀來,得一「爽」字。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在大學教授新聞寫作、特寫寫作,霎有數載矣。有一現象是,有些學生的堂上習作,每每被我改到「滿江紅」,錯漏百出、文句不通者比比皆是;但一到家課,所交作品卻有雲泥之別,一個本來滿是「紅筆」的學生,怎突脫胎換骨,成為文章頗通順之人?
其實一字咁淺,歸家操筆,有參考書也,有電腦這部百科全書也,精靈學生,自是搖身一變成「最佳作者」。這種風氣,當然要不得,不過回心一想,此等學生自甘墮落、不自愛,到頭來必痛悔一生。但以為老師蠢鈍,不知其術而沾沾自喜者,實令人心痛。
據云這種風氣已蔓延學界,連研究院學生的碩博之文,也見拼湊之風,電腦雖有軟體可以捉假、捉抄,然「抄」得高明、「襲」得超妙,機器也嘆冇符。但身懷絕頂武功的教授專家,法眼一溜,自是知道是什麼貨色。
昨日在書肆購得陳平原的新書《假如沒有「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二○一一年七月),廢寢看完,得一「爽」字之外,若干篇章更令我感慨萬千。
在科技大盛的今天,電子版書籍大行其道,連《四庫全書》、《四部叢刊》也有了。「但有一點,請大家記得,諸位翻查電子版……,固然很容易在『原文圖像』和『文本頁面』之間自由切換,但即便如此,不能只知道檢索『主題詞』,而忘了書籍的物貿形態。」不錯,「檢索代替不了『讀書』」,文章的「機器味」,「有經驗的學者,一看引用,就知道你是讀出來的,還是檢索出來的。」
學生的家課,滿紙的「機器味」噴薄而出,高明者可以掩藏得很好,差劣者每一句每一字都見「機器製作」。
方今的學生不愛讀書,不接觸書,不感受書籍所散發的香味,是最大的通病。同時,不由「把玩書刊」走向研究之路,單從「機器」中「檢索」出來,其人的學問,必定根基浮淺,做出來的文章勢柔根脆骨。
看罷陳平原之書翌日,授香港新聞史,我便強調所講是據「實物」而言,即是我從看過的、接觸到的、有所根據的,始在堂上傳經授道,並非信口雌黃。學生的研究,必須遵此原則,要親炙「實物」,那才可以立論,那才可以執筆。對前人的研究,也須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有很多很多的所謂學術之作、教科之書,都是「檢索」而來,你云我亦云,不足為信。
這種學風,必須推廣。
陳平原曾「有幸」進入魯迅博物館的地庫,目睹魯迅的鈔書、補書、藏書,還有他輯校的古籍、編選的版畫等,對魯迅的藝術氣質與文人情趣,大為感動。學生要成材,必須有此體驗,尤其是讀文科的,如果不接觸書,不進圖書館,又怎會養成這種學問情懷!
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達到這樣的地步:你出一個命題,電腦就能自動工作,生成一篇邏輯嚴密、文采斐然的文章,但那只是「機器作品」,不是你的作品,何趣之有? 何滿足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