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流行文化:「迷」的迷思與反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21]     我要評論

 過去一個星期我在多個不同場合,曾3次被稱為金庸「迷」。事實上,身邊的人,無論熟悉還是不熟悉的,都經常會把我定性為金庸迷。每當我拒絕承認時,對方又總會不約而同地反問:「你不是很喜歡金庸的小說嗎?」無論答案是「是」或「否」,都會讓我陷入另外一種質疑。

幻想習性 標籤病態

 拒絕成為「迷」(a fan),主要因為在印象中,「迷」(obsession)是被污名化的詞彙;任何人冠上「迷」後,看來都變得不正常。著名文化理論家John Storey曾提及,過去總是有人對「迷」貼上不良標籤,視之為「假定的社會失調的心理症狀」,甚而是「養成一種幻想的習性,以至於無法適應現實生活」。我肯定自己沒有對金庸的故事內容養成幻想的習性,也深信自己沒有迷的這種「病態」。

學者認知 具生產性

 當然,也不是所有研究都把迷說得那麼不堪。在迷文化研究的經典著作《迷文化》(Fan Culture)中,作者Matt Hills指出,迷對於著迷的對象,可以說出許多枝節細末的資料。如此一來,我又看似有了一些金庸迷的特質。因為我對金庸小說各個版本的連載與出版情況認知甚深,又有不少收藏,甚至能夠說出箇中細節。

 媒體學家John Fiske則認為迷會在文化商品下成為具生產性(productivity)的閱聽人。更有研究指出,迷是自學自修者(autodidactic),透過獲取文化資本來提升自身在該界別中的地位。由於工作與研究的關係,我過去收集了不少舊版金庸小說,後來經過耙梳,把舊版系統整理出一個大概的面貌,並把研究結果寫成文章。雖然我並不像其他迷一樣,組織迷的社群,但我又確實生產了迷的創作。這樣看來,我又好像具備了迷的生產性。

瘋狂行動 理性探索

 我承認自己是迷,但不是金庸迷,而是「金庸小說漫畫迷」。我迷的是文本背後所付與的文化符號及其想像空間。為了這些漫畫,我有過狂熱的參與行為。1984年時,漫畫家區晴在報上連載漫畫《鹿鼎記》,每天1頁,前後400天。出版社後來雖然出版單行本,可惜只出了3期就因銷量不好而停刊。當年連載時我尚未對這類漫畫產生興趣,20年後得知,雖經多番搜索,卻仍然難以一窺全貌。後來我輾轉搜索,竟然發現台灣的《時報周刊》買得版權,每期連載7頁。台灣的中央圖書館剛好收藏了大部分《時報周刊》,我只好坐飛機到台灣,在圖書館裡逐頁把資料印出來。這大概是我最瘋狂的「迷」行為吧。然而,我真的瘋狂嗎?如果有人為了研究血燕而飛到印尼實地觀察燕屋,那我在探索金庸小說漫畫時飛到台灣印資料,也該算是理性行為吧?

同人作品 另類解讀

 金庸小說的故事一直是同人作品的常用題材。「同人作品」指引用他人作品與形象為創作背景,經二次創作而「寫」出與原作無關或相關的獨立作品;既有續傳、外傳,也有戲謔的創作,如《楊康列傳》、《神雕俠侶之李莫愁》等。但我從來沒想到,金庸小說也有同人漫畫。日前上流行文化課時,學生給我看了一本同人漫畫,叫做《金庸百合傳》。全書只有28頁,6張跨頁大圖,擷取金庸小說中11名女角,從另類角度演繹小說故事。雖然份屬惡搞,卻又反映出漫畫作者對故事與人物的詮釋,如第一章〈墓中單思百合緣〉側寫李莫愁對小龍女的感覺:「你從小就一副冷冰冰的臉孔……我討厭從不懂情感的妳,因為妳不會明白我受過的情傷有多痛多深。」讀金庸小說多年,卻從來沒有想過能從這方面了解李莫愁:那一段失戀日子,她回到古墓,一邊受師父責備,一邊受師妹冷待。

 在流行文化的語境下,「迷」一直是毀多譽少的名詞。然而,與其說由商人操控的文化工業宰制閱聽的受眾,我寧願相信「迷」才是賦予作品意義的那個重要關鍵。正如,《金庸百合傳》對於某些同人漫畫迷來說,是同人作品。對我而言,意義又自不同。那將會是我眾多金庸小說漫畫中一項重要的收藏。身為金庸小說漫畫迷,我一定要買到這本集子。 ■邱健恩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逢周三見報

相關新聞
斥中學屈子藏毒 母告教局索50萬 (圖)
教局:無證據指投訴成立
申訴署介入 教局500日後致歉
監管直資校財政現分歧
孫明揚肺炎留醫 妻料回家過聖誕
浸大創研院首推「折光畫」課程 (圖)
中大何佩然獲頒法騎士勛章 (圖)
大國形象:「威脅」已過時 「責任」領風騷 (圖)
行街學英文:樹木研習徑 中英「wide different」 (圖)
流行文化:「迷」的迷思與反思
英語世界:Pot luck
思思師語:香港東南亞文化考察 (圖)
英語筆欄:食物是國際語言
畫意空間: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