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終,不論是傳統的報紙,還是網站都推出「十大好書」或者「年度好書」的評選。關於開書單的逸事甚多,有名的如當年魯迅在《京報副刊》徵求「青年愛讀書」和「青年必讀書」各10部時回應:「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又在「附註」欄裡填了一段日後極為著名的話: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讀書本是非常私人的事,但開書單,也並不壞。至少可知評委的口味、立場和價值觀,甚至可視為啟蒙講壇、思想陣地。內地報館年度好書評選有南北兩大重鎮,分別在深圳和北京。規則、數量略有差異,旨趣基本一致。發軔於《深圳商報》文化廣場全國報紙讀書版主編圓桌會議的深圳十大好書評選似乎更窄口味,偏好社科人文;《新京報》年度好書則是在50種候選書目中選出15本入選者,再從中選出文學、社科、歷史傳記、商業、藝術生活的圖書各一種,以及年度圖書一種。
今年深圳「年度十大好書」最後按評委投票票數排名為:《尋路中國》、《批評官員的尺度》、《深圳十大觀念》、《立憲時刻》、《故事照亮未來》、《從「東歐」到「新歐洲」》、《捍衛記憶》、《中國文化史通釋》、《捨我其誰︰胡適(第一部)》、《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其中《深圳十大觀念》入圍且列第三,曾在微博世界引發一絲波瀾;而《新京報》15本決選書單中的三本社科書,《批評官員的尺度》和《尋路中國》亦在榜中。《新京報》的其它決選書單包括文學類的《百年孤獨》、《城邦暴力團》;歷史傳記類的《1911》、《燃燈者:憶周輔成》;商業類的《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以及藝術生活類的《窗裡窗外》、《于丹趣品人生》、《姥姥語錄》等,最終5卷本《資中筠自選集》當選為年度好書;作家格非的《春盡江南》獲選為年度文學圖書;《史蒂夫·喬布斯傳》獲選為年度商業圖書;引進書《批評官員的尺度》和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的《帝制的終結》分別獲選為年度社科圖書、年度歷史傳記圖書;年度藝術生活闕如;4卷本《朱鎔基講話實錄》則獲評「特別致敬」書籍。
有趣的是,在深圳擔任十大好書評委的北京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里,最近在燕山大講堂作了主題為「2011學術思想類圖書觀察」的專題演講,列出了他心目中的原創類學術思想類圖書TOP10(他特別強調不分先後):《立憲時刻》、《「氣」與抗爭政治》、《行為經濟學講義:演化論的視角》、《資政院議場會議速記錄:晚清預備國會論辯實錄》、《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全三冊)》、《現代國家與民族建構:20世紀前期土耳其民族主義研究》、《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革命》、《立憲選擇中的自由與權威》、《制度倫理研究:一種憲政正義的理解》、《甚麼是好的公共生活》以及翻譯類學術思想類圖書TOP10:《批評官員的尺度》、《馬克思為甚麼是對的?》、《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西方將主宰多久:從歷史的發展模式看世界未來》、《危險的邊疆:遊牧帝國與中國》、《大陸的神話:元地理學批判》、《危險的國家:美國從起源到20世紀初的世界地位(全二冊)》、《非洲國》、《法權現象學綱要》、《捍衛記憶》。
萬聖書園無疑是北京知識人最鍾愛的思想型書店,劉的這張書單是從今年萬聖經營的15,000到16,000種學術思想類「新書」中先篩選出3,000多種,再從裡面選出670多種乃至35種,最終就是這TOP20——其中翻譯圖書10種,原創圖書10種。「它們多少反映了今年全國600家左右出版社,兩三千家民營出版策劃公司,學術思想類圖書生產的一個側面。這個縮影既不是我本人的,也不是萬聖的主張和偏好,這主要是萬聖成千上萬讀者投票的結果。在篩選TOP20過程中,我充分尊重銷量。」
劉蘇里在演講中梳理了今年的學術思想類圖書熱點:第一是幾年以來持續不斷的民國熱升溫;第二是傳統文化熱;第三是宗教讀物熱。「民國熱、傳統文化熱、宗教類圖書熱都是表面的,就我觀察,這也是人們求變的一個非常隱晦、隱蔽的表達,乃至於近一兩年越來越公開的求變,大家對眼下的生活狀態和眼下的存在狀態不滿意,不滿足。」他特別提到2011年最有意思的一本書是,五月推出來的張木生《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作者想表述的是自己的思想:一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二是只有新民民主主義才能救中國共產黨。」 ■文:白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