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展開掃蕩黑工行動前,入境處特遣隊主管人員向參與行動的成員簡報。香港文匯報記者鄭佩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佩琪)本港黑工「搶飯碗」問題遏之不盡。今年1月至11月,入境處檢控黑工個案達1,125宗,檢控聘用黑工的僱主個案達239宗。入境處特遣隊調查發現,黑工已滲入不同行業,有黑工踏單車送外賣;甚至出現「流動黑工」,隨身帶著廣告「易拉架」,四出收購貴價酒,終因違反逗留條件被捕。黑工工種趨向「多元化」,增加調查難度,現時有101名成員的入境處特遣隊已申請增加人手,加強打擊。
首11月檢控近6000宗
入境處特遣隊不時聯同勞工處、警方展開掃蕩黑工行動,今年1月至11月,入境處檢控個案達5,947宗,涉及黑工達1,125宗,去年全年有1,554宗;涉及聘用黑工的僱主達239宗,去年全年有274宗,兩者均呈下跌趨勢。近年黑工滲透各行各業,由「傳統」的地盤、酒樓食肆、裝修工程及貨櫃場,以至較「新興」的回收場、腳底按摩店等。
街邊擺檔如流動黑工
今年9月,入境處特遣隊於香港仔拘捕一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據知,該男子隨身帶著印有收購中、西貴價酒、舊錢幣及黑膠唱片的廣告「易拉架」,在街邊「擺檔」做生意,猶如「流動黑工」。入境處特遣隊接獲舉報到場「拉人」,在男子隨身物品中搜出多支貴價酒,人贓並獲。入境處特遣隊高級入境事務主任葉兆強表示,曾拘捕黑工外賣員,其送外賣時使用的單車,成為犯罪證據。
入境處要求增加人手
入境處特遣隊(調查)總入境事務主任左偉基承認,本港黑工工種趨向「多元化」,增加調查難度。對於今年初審計報告入境處打擊黑工「嘆慢板」,左偉基回應稱,掃蕩黑工採取緩急先後策略,如收到的舉報或情報資料清晰,特遣隊會立即採取行動。左偉基說,每宗個案的部署工作各異,他舉例,有回收場位處新界偏遠地點,黑工牽涉30、40人,特遣隊須調動多人到場視察,部署工作需時,「特遣隊的資源會影響到(調查)。」
特遣隊現有101名成員,分為10個小隊,惟特遣隊同時須處理其他違反入境條例、人事條例的案件,工作繁多,處方已要求增加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