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近日赴廣州會見一年一度聚會的廣東校友,到有八十餘人。絕大部分是年逾七十的老人,但陪同的不多,許多人都能自行到會。由此可見,現在的老人,並不是老態龍鍾,而是健壯得多了。
現年九十二歲的老同事張寶鏘,是新聞界的老兵。他一九五二年離開香港回穗參加工作,歷任廣東中國新聞社社長,退休後還擔任《澳門日報》廣州的辦事處主任,至今筆耕不輟。他送給我一份養生之道的文字,講的道理就是必須工作不停,多動腦子,當然也要有適當的運動,真正是所見略同。我主張老人必須勤於學習,多看書報、多寫文稿,把腦子訓練得靈活,防止癡呆,精神上葆青春,衰老便不至加快。
最高興的便是見到過去未識荊的老培僑杜襟南。他曾在一九四七年初來培僑教過幾個月的高中國文,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學四年級,他離開後我才到任。聽到他的名字,是在看到最近香港出版的一本書中提到他,並說起他和培僑的關係,頗為有趣。這一次見到這位九十五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行動自如,不用陪同,十分欽佩。只是人數眾多,未及細問他的養生之道。許多早年的老校友,都是我教過的,也已是八十後(即八十多歲)了。過去活潑青春的少男少女,有的也已老態畢露,有一兩位變得不太認得出。由於人數眾多,不及一一寒暄,細說往事,錯過了。我當年擔任高中二年級的班主任,這一班就來了十個人,大多數都記得。有一位姓林的女同學,過去是黑黑結實身子的小女孩,常常要和我「拗手瓜」。現在仍然是黑黑的,但已經是年近八十的老太婆了。
聚會從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二時,暢敘甚歡。大家都忘了吃東西,以至食物留存不少,只好叫大家「打包」拿回家。
我講話時預告將於近期出版一本《人生感悟錄》的隨筆選,將會記敘這些「思親念舊」的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