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蘋果日報》最近連續發表社論,攻擊建制派行政長官的參選人到基層了解社情,向各個社團發表政綱,並且聽取全體市民的意見,補充和完善他們的政綱,說成是「利益交換」和「分贓」,「沒有透明度」,大肆抹黑。
《蘋果日報》大肆抹黑選委會
這種說法當市民是傻瓜,完全沒有事實根據。唐梁兩位行政長官參選人和選民對答,進入市民家中探訪,和社團交流意見,所有的細節都在報紙上發表,所有傳媒的記者都可以自由進行訪問,全香港七百萬人都看到電視廣播。怎麼能夠說成是沒有透明度?《蘋果日報》的社論說:「由工商界大財團主導的選委會徹頭徹尾是個利益角逐場,是個『分贓』的地方。選委會的選舉研究的不是理念比拚,研究的是利益交換,檯底交易。」這是對《基本法》規定的選舉委員會的最大歪曲。根據《基本法》規定所誕生的選舉委員會,工商界佔百分之二十五,專業界別佔百分之二十五,勞工基層佔百分之二十五,政界佔百分之二十五。反對派在專業界別的法律界、教育界、社福界、會計界就佔有大優勢,幾乎全取這些界別的議席,這怎能說是工商界佔主導呢?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在選委會政界組別,有一百多席來自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的區議會議員,具有廣泛的民主基礎。區議會選舉絕大部分的選民都是基層選民。但由於反對派不重視基層的地區工作,不肯為弱勢社群服務,反對派政黨並且在兩場官司中出賣香港人的利益,受到了選民懲罰,在區議會選舉中一敗塗地。反對派的政治明星幾乎全部出局,反對派進入不了選舉委員會政治組別,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香港民意的勝利,這是一人一票的抉擇。
輸打贏要 雙重標準
《蘋果日報》公然說謊指選委會「是工商界主導的」,「這種只顧局部利益、財團利益的選舉機制,這種漠視大多數人利益、整體利益的小圈子」,這是侮辱了香港選民在區選中表現的智慧。《蘋果日報》在動員選民參加去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的時候,大談去年區議會選舉的意義與往昔大大不同,它涉及到將來的行政長官選舉,因為區議會議員有權選舉行政長官云云。選舉輸了,《蘋果日報》社論就把區議會選舉產生的議員有份選舉行政長官說成是「大財團分贓」,說得一錢不值,這不是輸打贏要嗎?
反對派在所謂「初選」中,兩名參選人一樣提出了增加老人福利、設立500億元扶助產業基金、多建公屋和居屋的許諾,為什麼反對派的喉舌不批評這種做法是利益交換?建制派的候選人面向中下基層選民談到居屋、教育、福利,就被無端指責成為利益交換?反對派卻集中抹黑建制派參選人,說「他們是利益協調與分配幾乎都在檯底搞掂」,攻擊建制派候選人的競選討論「帶來亂局」,這不是雙重標準嗎?這不是無中生有、無理的攻擊嗎?行政長官的競選過程居然不允許討論公共政策的問題,這算是什麼「民主」和政策公開?反對派的喉舌連最起碼的政治常識也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