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大醫學院及港大醫學院早前一項研究,利用全基因圖譜掃描技術,發現65%香港華人患腦癇風險較其他人增加約6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腦癇(又名癲癇症)是最常見嚴重慢性腦神經疾病,全球約每100人,便有1人患有腦癇,但目前醫學界未有預防方法。中大醫學院及港大醫學院早前一項研究,利用全基因圖譜掃描技術,發現65%香港華人有腦癇風險,較其他人增加約60%,是全球首項成功採用先進技術找腦癇遺傳基因標記的研究。
腦癇會產生間歇性腦癇發作,並有機會導致身體傷害、腦損傷,甚至死亡。腦癇最主要成因為腦損傷,如中風、腫瘤、創傷或感染。當中,5%至30%患者腦損傷後患上腦癇。
中大港大新技術研基因
中大醫學院及港大醫學院早前把1,087名因腦損傷或其他後天原因患上腦癇的病人與3,444名非患者作基因比較。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沈柏松指,研究人員利用全基因圖譜掃描技術,分析50萬個基因排列定位,首次發現患者和非患者「鈣調蛋白調節血影蛋白之關聯蛋白1-樣1」(CAMSAP1L1)基因定位有明顯差異,或會對大腦神經細胞成長及形成互相連接網絡造成影響。
助研新療法 篩選高危者
研究顯示,65%香港華人帶有該較高危基因定位排列,患上腦癇風險較其他人增加約60%。研究成果於去年11月遺傳學國際權威雜誌《人類分子遺傳學》發表。中大藥劑學院副教授包立怡指,是次研究結果,有助未來展開有關檢查基因標記而篩選高危人士,以及為已發病的腦癇患者制訂新治療方法,同時為帶有腦癇基因標記的高危人士,腦損傷後可接受預防性治療,防止腦癇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