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每年年初屬不同業界的回顧及整理黃金期,早陣子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獎項也公佈了。歷時八個多小時的討論,這一年算是可以較為平均地涵蓋到各獎項及片目的不同範疇。當然,任何獎項都是集體意志的成果,最後的名單肯定不可能與自己的心頭好完全吻合,在此不妨提出己見作參詳對照。
今年的最佳電影是《桃姐》,個人而言稍有保留,說得直接一點是導演無力駕馭劉德華所致。《桃姐》失手的地方,全與劉德華的角色有關,角色由木訥寡言、以至衣不稱時,都可以忽然之間變臉成嘴甜舌滑、入時俊逸的另一人,與劇中細緻入微且現實氣息濃烈的老人院場景構成極大反差。美中不足溢於言表,由是令我對此稍為卻步。
個人心水是姜文的《讓子彈飛》,過去在香港電影評論的獎項中,香港性都是備受重視及關注的元素,姜文作品自屬此例之外。然而對我來說,姜文於此盡顯飛揚跋扈的聰明才智,更難得的是大家都明白他出入於藝術與商業範疇,竟然也可游刃有餘恍如隨意門隨身,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可接受他的奇想及高高在上的敘事策略,但於當世華語電影系譜中絕對是一株奇葩,我也珍惜《讓子彈飛》可以成為「香港電影」候選作品的難能可貴機會,是以一直也以此為首選。現在失落最佳電影,卻得回最佳導演,對我來說也未嘗不屬補償安慰。
葉德嫻奪女主角當然別無異議,但我想指出莫文蔚才是最教人肝腸寸斷的遺珠。我所指的是她背負《食神》的悲情烈女,到置身於《西遊記》系譜下來一次性別及時代易位重構,可說是最後一名「港女」(褒義)的銀幕呼喚。我當然明白劉鎮偉的江郎才盡人盡皆知,但過去如《越光寶盒》的「嘗試」,均充分反映出內地演員掌握不到悲喜難分的精神境界。所以演員常只顧以漫畫化的演技去突出佯狂一面,而忽略背後的悲情往往才是主菜所在。莫文蔚是當今極少數可以拿捏到此beat的一人,在香港中生代及年青女演員凋零的日子中,更加惹人憐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