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或許,我在這方面特別弱,向來敬佩跑馬拉松者,因為那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意志的長跑運動。
這種比賽人數多,範圍寬,時間長,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像運動員沿途扔的垃圾和叫喊的噪音影響到別人,專業跑手也不時傳出抽筋、中暑,今年更有廿六歲青年在衝過終點後昏倒死亡等等,陰影重重,但參賽人次卻逐年遞增,今年更破紀錄地達六萬五千人,反映它的受歡迎程度和普及性。
我算是從小喜歡運動的人,但往往傾向於有對手的球類,對孤獨的跑步既提不起興趣,也屬於跑不動者。長期以來,我也只視跑步為一種實用運動,比如健身和健康。幾年前認識一位馬拉松愛好者,這位曾經跑遍五大洲山川崎嶇路的中年人很興奮地跟我分享他的馬拉松體驗時,我那沒有表情的表情曾令對方氣結,雖然我事後曾為此道歉,但我知道對方頗「介懷」。
去年因為搬家到新界,家居附近是個大公園,我就常去跑步(其實是快速散步),細心體會,原來真有種令人「流連忘返」的愉悅。就像馬拉松賽令人置身於海闊天空中的逍遙感。
這種兼具孤獨專注又不遠離群體的比賽帶給跑者的滿足感乃非參與者體會不出的。因為不會有一項比賽,令參與者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體驗這麼多——緊張和悠閒同存,鬧市的繁囂和公園的靜謐共享,還有高速路上的晴空,橋上飄來的海風,隧道底下的昏黃之光……那種超脫感和征服感,又豈止是流點汗水、擠點毒素、燃點脂肪般簡單!
突然想起,香港地小人多,沒有甚麼招徠客人的名勝古蹟景點,要發展成為旅遊城市,除了物化的名店街外,可從「躍動」符號入手。既然匆忙的步代和靈活的腦筋、急速的語言表達構成香港人的動感特徵,那麼,集體散步、跑步也算是香港的另類風景。
據說,權威性的英國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書已把「遊行示威」列為到香港旅遊的動感賣點之一,那麼,流動的馬拉松比賽何嘗不可以成為另一個吸引人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