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模擬試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藍藻潮形成後,太湖水源不適宜飲用,無錫市民紛到超市搶購食水。 資料圖片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

時期  廢污水排放總量(億噸)

2004年 26.08

2005年 29.34

2006年 16.3

2007年 32.6

2008年 32.6   ■資料來源: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資料二:江蘇工商發展急速

 改革開放前,中國主要工業地區集中於東北、華中一帶。改革開放後,全國不同地區加快工業發展。現今中國的工業大省依次為廣東、江蘇、山東及浙江等。

 江蘇省於1986年至1988年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一位,1989年排第三位,2008年開始居於第二位。截至2007年底,江蘇省創造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及進出口額,較改革開放前,分別增長近30倍、90倍和800倍。有專家預計,江蘇省人均GDP可望實現5,000美元,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2007年,江蘇省的私營企業超過70萬戶,註冊資本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其中,有逾110家民營企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營業額超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增加至25家。

資料三:江蘇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飆升

 《江蘇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系列分析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令江蘇省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88元人民幣提高到2007年的16,378元人民幣,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年均增長8.4%,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2個百分點。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描述太湖由2004年至2008年廢污水排放量的變化。

2. 根據資料,指出改革開放為江蘇省的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3. 參考資料,推斷改革開放與太湖水污染之間的關係。

參考答案:

1. 太湖的廢污水排放量徘徊在高水平,由2004年的26.08億噸上升至2005年的約29.34億噸,雖然於2006年下降至16.3億噸,但其後又大幅上升至2007年及2008年的32.6億噸。

2. 改革開放為江蘇省的經濟帶來以下影響:

i. 生產總值上升:江蘇省創造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及進出口額,較改革開放前,分別增長近30倍、90倍和800倍。

ii. 企業數目增加:2007年,私營企業超過70萬戶。

iii. 人均收入上升:江蘇省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88元人民幣提高到2007年的16,378元人民幣。

3. 改革開放與太湖水污染的關係如下:

回答問題時,同學應先簡述改革開放的工業發展,再推論出以下兩點:

i. 大量企業投產:工業污染方面,從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的發展到90年代外資企業的大規模進入,太湖沿岸聚集太多企業,其中部分是高污染性工業。由於中國發展採取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導致污染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並出現越趨嚴重的趨勢。

ii. 城市化:生活污染方面,太湖地區已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城市化進程快,外來人口急速增加,城市生活的污水量也隨之飆升。

資料四:太湖農藥用量 10年增1倍

 上世紀後半期開始,全球農藥的使用量快速增長,獲批准使用的農藥從50年代的數十種增加到90年代的800多種。從50年代起,每過10年,農藥的使用量增加1倍。

 中國是全球第五大農藥市場,每年有近20億美元的銷售額,部分被禁多年的農藥仍被非法製造及使用。中國每年的農藥總產量達到40萬噸,並以每年7%至9%的速度增加。中國有4.7億公頃的土地使用農藥,其中蔬菜佔23.8%,水稻佔18.1%,小麥佔10.4%,這3種農作物佔農藥使用量的一半。

 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於2009年在太湖周邊收集水質樣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與10年前相比,農民的農藥施用量增加近1倍。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想一想:

4.除工業發展外,還有甚麼因素導致太湖出現污染情況?

參考答案:

4. 其他導致太湖出現污染的因素如下:

i. 農藥使用量增加:太湖地區與10年前相比,農藥使用量增加近1倍,污染水源。

ii. 人民環保意識不足:龐大的人口加重排污負擔,部分人的環保意識不足,直接把廢物倒進湖水,造成嚴重污染。

想一想:進階題

5. 若要有效改善太湖的水污染問題,政府、企業及市民可分別擔當甚麼角色?

參考答案:

5. 政府、企業及市民可擔當的角色如下:

i. 政府:監察者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定期監管企業,透過行政手段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

ii. 企業:自律

 排污符合法規,並運用「可持續生產」的理念進行生產。

iii. 市民:輔助者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污染湖水,另一方面一旦發現企業違規,即時向地方政府進行檢舉。

相關新聞
生態災難:藍藻入侵 太湖淪陷 (2012-02-23) (圖)
模擬試題: (2012-02-23) (圖)
尖子必殺技:舉例不貼題 考官難鬆手 (2012-02-23) (圖)
兩性定型:禮物顯情真 必定「男送女收」? (2012-02-14) (圖)
模擬試題:請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2012-02-14) (圖)
延伸閱讀: (2012-02-14)
求知缺陷:遇疑團即網索 太依賴成病態 (2012-02-02) (圖)
模擬試題: (2012-02-02)
尖子秘殺技:緊貼時事 答題無難度 (2012-02-02)
消滅烏煙:停車熄匙 共迎藍天 (2012-01-19) (圖)
尖子必殺技:廣集資料 歸成己見 (2012-01-19) (圖)
模擬試題: (2012-01-19) (圖)
節日後遺:告別花巧禮物 迎接綠色聖誕 (2012-01-05) (圖)
模擬試題: (2012-01-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