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孫詠珊

 這標題令人聯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著名電視劇主題曲─「難為正邪定分界」,歌詞內容是模仿天使與魔鬼就人性與道德觀的一段爭論,言辭發人深省。將其精神無限伸延的話,不只「正邪」,「忠奸」、「是非」及「對錯」同樣沒有絕對的對立,灰色地帶一直存在,只在乎多少,或許現實點,差別在於人們會否利用這些灰色地帶去害人而已。話說回來,害人也要有權有勢,這次討論的主人翁正巧是當年朝野的得勢大紅人─嚴嵩。

 嚴嵩(1480-1565),江西分宜人,明弘治十八年進士。他於明代嘉靖年間,居內閣凡二十載,其間任首輔長達十五年之久,是明朝在位最長的首輔之一。嚴嵩是位極富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尊稱他為諍臣、有人讚許他是忠臣、有人說他是權臣、亦有人大呼他是一代奸臣,到底他是甚麼人?「忠奸」二字雖然於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定義及闡釋,但一般來說忠奸二字的意思是相反的,為何有人會處於「忠奸之間」呢?「忠」這字可解說為一種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又或是指某人盡心做事;而「奸」這字可用以形容某人陰險狡猾或做違法的事。難道世上有人是既忠且奸?這話題討論下去必定對做人處世有莫大的幫助與啟迪。

 這講題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焯然教授所擬定的,極富趣味性。相信李教授選擇這話題並不是要幫嚴嵩平反,若真要替嚴嵩翻案,恐怕要請鐵面無私的包大人「回來」才有希望。李教授只是覺得看人看事可試著用不同的層面及觀點去切入與分析,也許少了某些框架,視野會變得更廣闊,事情亦會變得更有趣好玩。而且說來也古怪,幾百年前,嚴嵩一致被裁定為明朝一大奸臣;但近十年,開始有人為他平反。為甚麼在評價嚴嵩時似有「古非今是」的情況出現呢?按他任首輔時的得勢之久與得寵之極,若說他被歸類為「奸臣」是出自當時政敵的報復也不是沒可能。嚴嵩在嘉靖四十一年致仕後,迅即因兒子嚴世蕃謀反罪而被削籍,最終在《明史》被列入〈奸臣傳〉中,亦是後來戲曲小說傳誦一時的奸臣。回看歷史,嚴嵩被認為是奸臣有一個慢慢轉變的過程。他倒台去世以後,很快,民間就有地方戲把他塑造為一名奸臣,最著名的一個劇則非《鳴鳳記》莫屬,以致「嚴嵩是一代奸臣」的印象深入民心,使其踏入「永無翻身」之境。戲曲是一個因素,至於史書,明末傳維鱗的《明書》、談遷的《國榷》,都沒有把嚴嵩當作奸臣,充其量只是個權臣。清人編《明史》時,曾為是否該把嚴嵩列入〈奸臣傳〉而起過爭論。

 既然史料上並存對嚴嵩有利有弊的言辭,倒不如轉而研究嚴嵩服侍的皇帝的人格個性。再說,某程度上,嚴嵩之所以那麼的臭名遠播,跟他那位專門惹禍的「乖兒子」嚴世蕃絕對有關,他兒子常憑藉其父親為內閣首輔的職權,公然授受賄賂,以上都是後人判斷嚴嵩是否奸臣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且,當我們去評價一位歷史人物的功過時,實該將他放回當時的歷史政治環境中作全面的考量。就嚴嵩而言,我們也該注意世宗嘉靖皇帝所扮演的角色、嘉靖皇帝的個性以及他們君臣倆的關係等因素,這都有助於我們更完整地了解嚴嵩當年所扮演的角色。這點非常關鍵,以「十二面金牌召岳飛」一事為例,後人都指責秦檜這小人教唆慫恿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岳飛。然而,發聖旨的是高宗,既得利益者亦是高宗,若不是他自己貪戀權位,又怎會忠奸不分?

 所以,於評價嚴嵩是否奸臣時,明世宗朱厚熜是一關鍵人物。根據《明史》的記載,朱厚熜是位剛愎自用、脾氣暴躁、個性孤僻,且迷信方士丹藥的皇帝。他入繼大統時只有十五歲,但挺有主見,為了讓自己的父親進太廟,他掀起「大禮儀」之爭。從嘉靖十年開始,世宗絕大部分時間都住在西苑。嘉靖十七年(1538年),章聖太后去世,嘉靖皇帝更徹底解放,也不理朝政了。到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壬寅宮變」,差點被宮女勒死而送命後,他更以安全理由而正式移居西苑的萬壽宮,專心修道。不要說上朝,就是百官要見他一面都非常困難,嚴嵩因為得到皇帝的信任而成為眾矢之的。這實在不公道,嚴嵩對此亦十分頭痛,屢次上奏乞求皇帝見大臣一面:如〈請會諸臣面計防守事宜〉、〈請乞面對〉、〈再請乞面對〉。可見嚴嵩因皇帝自身的問題而招致其他大臣對其妒忌及憤恨。

 古人對「忠義」這二字甚為看重,先秦儒家宣揚的「忠於民」,到秦以後成了「忠君愛國」,這等思想觀念規範了歷史對「忠奸」二字的涵義。而且古代史家大多就「君為上、臣為下」這尊卑概念去評價人物,因而使評價偏向「君對臣錯」的局面。幾乎,歷代的「公忠」與「私忠」都是倫理矛盾下的受害者,史實中「奸臣是昏君的墊背,替昏君承擔責任」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主題誘導我們再一次去思考何謂「忠臣」,是否非要像魏徵般直諫敢言才算得上是忠臣?是否非要像岳飛般盲目服從皇帝命令才能算是盡忠?世上有幾個能像李世民般屢說「會須殺此田舍翁」卻沒有下手的開明皇帝呢?古語不是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麼?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文藝天地‧來鴻:狗屎路 (2012-02-26)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虞美人 (2012-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2012-02-22)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2012-02-22)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2012-02-22) (圖)
古典瞬間:朱元璋的「最高指示」 (2012-02-22) (圖)
來鴻:夜半情思 (2012-02-22)
歷史與空間:褒姒之靈與肉 (2012-02-21) (圖)
豆棚閒話:死 結 (2012-02-21)
心靈驛站:夤夜悲憫 (2012-02-21) (圖)
詞話詩說:髒話阿七 (2012-02-21)
詩情畫意:此 刻 (2012-02-21)
詩情畫意:大 雪 (2012-02-21)
歷史與空間:揭開皇后的蓋頭來 (2012-02-19) (圖)
遊蹤:清水磚瓦 (2012-02-19) (圖)
文藝天地‧試筆:出 口 (2012-02-19)
文藝天地‧手寫板:牆 (2012-02-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